面势俯岩隈,雕轩映水开。
云从栋间出,人自鉴中来。
棹楫歌声度,渐裳禊事回。
东山如未起,好住小蓬莱。
面势俯岩隈,雕轩映水开。
云从栋间出,人自鉴中来。
棹楫歌声度,渐裳禊事回。
东山如未起,好住小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山水画卷。"面势俯岩隈,雕轩映水开"中,“面势”指的是山势的雄伟,“俯岩隈”则形象地表达了山石临水而立的姿态,而“雕轩”则是精美的栏杆,与“映水开”相呼应,展示了一种水边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景致。
"云从栋间出,人自鉴中来"一句,不仅描绘了云雾缭绕、楼台隐现的意境,也暗示着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这里的“鉴”既可以指镜子,也可以比喻心灵的深处,意味着诗人通过静思默想,寻找心中的那一片净土。
"棹楫歌声度,渐裳禊事回"中,“棹楫”是划船的工具,与“歌声度”相连,营造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渐裳禊事回"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自然美景中追忆往昔、抒发感慨。
最后两句"东山如未起,好住小蓬莱"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之地的向往。这里的“东山”可能是对某一特定地点的指代,而“小蓬莱”则是传说中仙境之一,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醱醅初熟。
竞看九日、西风弄寒菊。
姝子新妆,向晓淡黄千簇。
清香闹处君须住,掺盈头、醉乡相逐。
马台欢笑,龙山纵逸,佳话重绪。
共尽日、登临未足。
更休问明年,浮世荣辱。
难得良辰,鬓发见秋尤绿。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对飞瀑。
宴归还趁人来,茱萸佩垂红玉。
谁艰留得年华住。
韶华今在何处。
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
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
就绣幕、红炉去。
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
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
翠娥说、尊前笑语。
来年管取人如故。
向寂寞,中先喜,俄顷飞琼,化成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