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
吟成梁父时当隐,炊熟邯郸客正眠。
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
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
吟成梁父时当隐,炊熟邯郸客正眠。
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
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情景。开篇“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写出了诗人清晨睁眼望见的景象,隆中即是江西星子县的隆中村,诗人所居之地。这里通过对茅草和竹子的描写,表现了隐士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吟成梁父时当隐”表明诗人在吟诵古代隐逸之人的诗篇时,感到自己也应该是时候隐退山林了。接下来的“炊熟邯郸客正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
“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哀思,他在感叹自己即使有一把汉朝的黄土也找不到安放之地时,也不禁为那些早已作古的人们感到悲凉。
最后,“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长远规划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他虽然有着宏大的理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耕耘。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自然的观察,展现了一个隐逸之士对于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