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季野见招》
《依韵和季野见招》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悲忧如路去无程,靖节终朝酒自倾。

苦苦来招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jiànzhāo
sòng / méiyáochén

bēiyōuchéngjìngjiézhōngcháojiǔqīng

láizhāowèizuìbàn西shān使shǐbǎiqīng

翻译
悲伤和忧虑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陶渊明整天饮酒自我排解。
他竭力邀请醉意成为他的伴侣,不让西山的清高如同伯夷那样保持纯洁。
注释
悲忧:悲伤和忧虑。
程:尽头。
靖节: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陶渊明。
终朝:整天。
酒:饮酒。
倾:倒,此处指饮酒。
苦苦:竭力。
招:邀请。
醉伴:醉意的伴侣。
西山:泛指远方的山,可能象征清高或隐逸生活。
伯夷:商朝末年的贤人,以坚守节操著名。
清:清高,纯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季野见招》,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悲忧情绪。首句“悲忧如路去无程”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愁绪之深重,如同无法尽头的道路,难以摆脱。诗人借用了陶渊明(字靖节)的典故,表示自己如同靖节先生整日借酒浇愁,“靖节终朝酒自倾”,以此寻求暂时的解脱。

次句“苦苦来招为醉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醉酒的依赖,通过“苦苦”二字,传达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他渴望有人陪伴,但又只能求助于醉意,以忘却现实的困扰。

最后一句“西山不使伯夷清”则借用了伯夷的故事,伯夷是商朝末年的孤竹君之子,以高洁自守,后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饿死于首阳山。诗人说连西山都不愿让伯夷保持那份清高,暗示自己的心境已被世俗的悲忧所玷污,无法像伯夷那样超脱。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愁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那种无奈与苦涩。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南岳高台长老道光尝为灵源清侍者邂逅一见颇能谈其行戒走笔为赋两绝赠之·其二

晓上高峰破晓烟,室中老子衲中贤。

对谈移日无人付,乞与清风万壑传。

(0)

文仙亭与远峰齐,纵目凭栏似此稀。

(0)

贺新郎

春色元无主。荷东君、著意看承,等闲分付。

多少无情风与浪,又那更、蝶欺蜂妒。

算燕雀、眼前无数。

从便帘栊能爱护,到如今、已是成迟暮。

芳草碧,遮归路。看看做到难言处。

怕宣郎、轻转旌旗,易歌襦裤。

月满西楼弦索静,云蔽昆城阆府。

便恁地、一帆轻举。

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

去与住,两难诉。

(0)

天边风露楼漫题

十二阑干俯碧溪,凭高一览万山低。

晴滩历历轻帆上,烟树重重幽鸟啼。

但觉兴随流水远,不知身与白云齐。

年来先寄东君信,多种梅花在屋西。

(0)

自咏

公事之馀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

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

(0)

题招题院静照堂

宝坊新构断尘飞,宴坐朝朝内外宜。

一自觉来无相见,久忘言后少人知。

天中月满云收夜,海底珠明浪静时。

顿向此间超十地,愿将安定證群疑。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