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地红蕖谢。照眼秋难画。
梧桐病叶不经风,下下下。
欲语犹晴,乍寒还暖,今朝才夜。差喜心儿暇。
醉把乌丝写。陡然愁绪又来萦,罢罢罢。
且自模糊,任他驱遣,莫与人话。
蓦地红蕖谢。照眼秋难画。
梧桐病叶不经风,下下下。
欲语犹晴,乍寒还暖,今朝才夜。差喜心儿暇。
醉把乌丝写。陡然愁绪又来萦,罢罢罢。
且自模糊,任他驱遣,莫与人话。
这首《怨东风·秋夜感怀》由清代诗人范邃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夜的愁绪与感怀。开篇“蓦地红蕖谢,照眼秋难画”,红蕖(荷花)的凋谢,映衬出秋天的萧瑟,画面难以用言语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梧桐病叶不经风,下下下”一句,通过梧桐树叶在秋风中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哀愁与脆弱。
“欲语犹晴,乍寒还暖,今朝才夜”则细腻地捕捉了情感的微妙变化,仿佛在晴朗的天气中,内心却涌动着寒意与温暖,而这种复杂的情绪在夜晚更加凸显。诗人借“醉把乌丝写”表达自己在酒后的冲动,试图通过文字释放内心的愁绪。
“陡然愁绪又来萦,罢罢罢”一句,直抒胸臆,愁绪如影随形,无法摆脱,诗人无奈地选择放弃诉说,似乎意识到语言在此刻已无力承载全部的情感。“且自模糊,任他驱遣,莫与人话”则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自我放逐,选择独自面对,不愿与他人分享这份沉重的愁苦。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秋夜中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感知,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在艺术手法上,巧妙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使得作品既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