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禄秩侈矣,子道鼎烟缺然。
过家上冢何日,携书入觐今年。
君恩禄秩侈矣,子道鼎烟缺然。
过家上冢何日,携书入觐今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余以官满赴京十一月十四日出北平顺承门赋六言绝句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仕途上的感慨和个人家庭责任的考量。
"君恩禄秩侈矣",意指皇恩浩荡,官职丰厚,暗示了诗人享受着朝廷的恩赐和优厚待遇。然而,"子道鼎烟缺然",这里的"鼎烟"通常象征着家庭香火,缺失则意味着诗人未能尽到孝道,家中祭祀之事可能有所疏忽。
"过家上冢何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探望亲人,尤其是祭扫祖先陵墓的渴望,反映出他对亲情的挂念和未能及时尽孝的遗憾。"携书入觐今年",则表明诗人此次赴京除了公务,还希望能有机会带着书籍去朝见皇帝,体现了他对学业和仕途的双重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官场与家庭责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官位的感激,又有对亲情的愧疚和对未来的希冀。
策杖入深山,纡迂蹊径窄。
越洞复攀岩,副此探幽癖。
忽见鹤发人,相窥自林隙。
兀坐木石间,手画先天易。
举步欲相就,荆榛碍行屐。
迂回路几条,相距已咫尺。
丘壑犹宛然,其人乃白石。
仙踪何杳矣,对此空怅惜。
回首暮烟凝,林深日已昃。
连朝苦炎蒸,欲避浑无策。
户牖来温风,倍觉曦光赫。
散发挥素纨,汗流时浃脊。
雪藕复调冰,烦襟犹未涤。
倏睹油然生,片片遥峰擘。
殷殷雷作声,湿云塞空窄。
沾溉顷刻间,神膏发地脉。
草木自精神,物我皆调适。
衢路净纤尘,池塘涨澄碧。
沟浍既已盈,平陆俱盈尺。
行看润秋田,且喜苏麰麦。
农人击壤歌,负耒振袯襫。
市廛及道路,相与手加额。
我时抱疲疴,披襟脱然释。
当此清凉境,游屐欣可即。
好看雨后山,慰我耽诗癖。
朗吟颂丰年,披襟暑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