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江之水淡无色,鉴彻纤尘不可匿。
斜阶以下即浊流,其水黝黑命以墨。
凌水自洁墨不侵,分流数里犹湜湜。
世人爱墨不爱凌,就中有蜮谁能识。
漳溪染足此染心,中兹毒者何其深。
相逢矢口说冰檗,一杯才酌百虑淫。
投珠馈璧未快意,雌黄青白时相寻。
眼前故人尽魑魅,知已惟有籯中金。
吁嗟乎滥觞之波曾几年,滔滔天下皆溺焉。
独清岂能挽众浊,石门况复有贪泉。
凌江之水淡无色,鉴彻纤尘不可匿。
斜阶以下即浊流,其水黝黑命以墨。
凌水自洁墨不侵,分流数里犹湜湜。
世人爱墨不爱凌,就中有蜮谁能识。
漳溪染足此染心,中兹毒者何其深。
相逢矢口说冰檗,一杯才酌百虑淫。
投珠馈璧未快意,雌黄青白时相寻。
眼前故人尽魑魅,知已惟有籯中金。
吁嗟乎滥觞之波曾几年,滔滔天下皆溺焉。
独清岂能挽众浊,石门况复有贪泉。
这首《墨江歌》由清代诗人陆世楷所作,通过描绘墨江的水质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先,诗中的“凌江之水淡无色,鉴彻纤尘不可匿”两句,以清澈见底的江水为引子,暗示出纯净与透明的美好品质。接着,“斜阶以下即浊流,其水黝黑命以墨”,对比描绘出江水的两面性,一方面清澈如镜,另一方面却暗藏污浊,如同被染上了黑色,象征着社会中存在着的不公与黑暗。
“凌水自洁墨不侵,分流数里犹湜湜”则赞美了凌江水的自我净化能力,即使在流经数里后,依然保持清澈,象征着坚持正义与纯洁的重要性。然而,“世人爱墨不爱凌,就中有蜮谁能识”,指出人们往往更关注表面的污浊,而忽视了内在的纯净,表达了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批判。
“漳溪染足此染心,中兹毒者何其深”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根源,比喻人心被污染的程度之深。接下来,“相逢矢口说冰檗,一杯才酌百虑淫”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选择逃避或放纵,而非寻求解决之道,反映了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
“投珠馈璧未快意,雌黄青白时相寻”则通过比喻,指出人们在追求利益时,手段可能不择手段,道德观念模糊。最后,“眼前故人尽魑魅,知已惟有籯中金”表达了对真正朋友的渴望,以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金钱成为了衡量关系价值的标准,凸显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冷漠。
“吁嗟乎滥觞之波曾几年,滔滔天下皆溺焉。独清岂能挽众浊,石门况复有贪泉。”诗人感叹于社会风气的败坏,指出个人的努力难以改变整体的堕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以墨江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社会道德、人性、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