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
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
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
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
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
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木中人家生活的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寂寞。开篇“人家依古木,鸡犬乱山深”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深藏于山林之中的居所,古木参天,人家的存在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而鸡犬的叫声则打破了山林的静谧。
接着“积雪暗犹壮,寒云晚易阴”两句,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雪storm。积雪未化,天气依旧寒冷,预示着冬日的萧瑟与严酷,而“寒云晚易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断荷攲冻水,孤月战风林”两句,通过对断裂荷叶和孤独月亮的描写,更深化了冬日景象的荒凉与悲壮。水面结冰,荷叶被撕裂,这种自然界的凛冽与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而“孤月战风林”则展现了一幅月亮在风中挣扎、光辉被遮掩的景象。
最后,“稍稍栖乌定,饥啼何处禽”两句,通过乌鸦栖息和鸟儿啼饥的声音,再次强化了冬日山林中的静寂与生灵的艰难求存。乌鸦找到栖息之地似乎也带着一种不安,而饥饿啼叫的鸟儿,则是在询问何处能寻觅到食物。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命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冬日山林世界的静谧与孤寂,以及生灵在严酷环境中求存的情状。
我生井蛙拘一经,抵掌喜听谭洞庭。
苍梧帝子不可遇,何年看遍君山青。
岳阳楼上溯张李,妙句惊人一篇耳。
沈吟更读《离骚》经,千古流传傥如此。
我闻斑竹犹昔时,湖光皱绿澄玻璃。
八百里中淼浸月,月影倒空楼阁奇。
长堤偃虹天低处,大江东过武昌去。
曹公洲前常朗吟,铜鼓雷文为谁铸。
木叶飘下秋波心,船樯鸦尾衔烟岑。
鱼龙夜静布帆落,鸿雁霜寒湘水深。
人生百年祇过客,越浦吴山尽陈迹。
借问荆关堪卧游,生绡许拂三百尺。
九疑峰峻那须论,云梦迷离当气吞。
眼中历历谁落笔,更吹铁笛开芳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