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十幅画图中。冷意入青松。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
美媲华颠汉迹,荣同岱岳秦封。鸿都词客兴偏浓。
揽胜好携筇。千岩万壑收罗惯,尽毫端、吞吐鸿濛。
借取太常竹趣,分明黄鹤松风。
名山十幅画图中。冷意入青松。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
美媲华颠汉迹,荣同岱岳秦封。鸿都词客兴偏浓。
揽胜好携筇。千岩万壑收罗惯,尽毫端、吞吐鸿濛。
借取太常竹趣,分明黄鹤松风。
这首诗是吴湖帆先生为夏吷庵丈所绘黄山十松图所作的题词,以描绘和赞美画中的松树为主题。"名山十幅画图中"开篇,点出画面的背景是名山大川,而十幅松图则显其丰富与细致。接着,诗人通过"冷意入青松",传达出松树在夏日里依然保持的清冷之气,展现了松树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蒲团破石呈奇态,又宛然、偃蹇苍龙",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松树的姿态比作破石而出的龙,形象地刻画了松树在险峻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形态。"美媲华颠汉迹,荣同岱岳秦封",赞誉松树之美可比肩历史遗迹,其荣耀如同泰山般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松树崇高的敬仰。
"鸿都词客兴偏浓",诗人自比为才情出众的文人墨客,被黄山松图激发了浓厚的创作热情。"揽胜好携筇",表达出诗人喜好游历山水,手持竹杖,欣赏美景的情景。"千岩万壑收罗惯,尽毫端、吞吐鸿濛",进一步赞美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将千岩万壑的壮丽景色浓缩于笔下,展现出宏大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借取太常竹趣,分明黄鹤松风",诗人希望从画中汲取竹子的清雅和松风的韵味,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画家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自然风致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赞美黄山松图和画家技艺为主,同时融入个人游历山水情怀的诗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