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陆义斋·其二》
《寿陆义斋·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绿发仙童驭彩鸾,九秋弥节下人间。

明分月影山河动,清入霜华草木寒。

已报除书来北阙,不妨拄笏看西山。

霞杯浅注黄花酒,留取馀香晚节看。

(0)
注释
绿发:形容年轻人的青丝。
仙童:神话中的仙人儿童。
彩鸾:神话中色彩斑斓的鸾鸟。
九秋:指秋季,古人以农历九月为秋季。
除书:古代官府任命文书。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拄笏:手执象笏,古代官员上朝或休闲时手持的道具。
西山:泛指远处的山,常寓意悠闲或退隐之地。
霞杯:形容酒杯如晚霞般绚丽。
黄花酒:菊花酿成的酒。
晚节:晚年的生活,也指人的晚年的品行。
翻译
年轻的仙童驾驭着彩色的鸾鸟,正值秋天的节日降临人间。
明亮的月光使山河都为之震动,清冷的霜华让草木感到寒冷。
已经接到朝廷的任命文书,不妨手握象笏欣赏西山美景。
用彩霞般的酒杯浅酌黄色菊花酒,留下余香,期待晚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降临人间的景象,以陆文圭的笔触赞美了主人公陆义斋。首句“绿发仙童驭彩鸾”形象地刻画了一位年轻的仙人驾驭着美丽的鸾鸟,寓意他的青春活力和超凡气质。"九秋弥节下人间"则表达了在秋季这个丰收和庆祝的季节,仙童降临世间,为陆义斋带来吉祥。

接下来的诗句“明分月影山河动,清入霜华草木寒”通过月光洒落山河,霜华覆盖草木的意象,烘托出明亮与清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品格如同月光般照耀世间,使万物为之动容。

“已报除书来北阙”暗指陆义斋得到了朝廷的嘉奖或任命,显示出他的才华和地位。而“不妨拄笏看西山”则描绘他悠然自得,手执手杖欣赏西山美景,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风度。

最后两句“霞杯浅注黄花酒,留取馀香晚节看”,以霞光映照的酒杯中斟满菊花酒,寓意长寿和高雅,祝愿陆义斋晚年生活如菊花般芬芳,品性如晚节一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人降临人间的神话寓言,赞美了陆义斋的才情、品格和仕途成就,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美好祝福。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李删定挽词·其一

积善务增厚,求名惟恐多。

白圭宁有玷,古井竟无波。

议法资修定,监州极抚摩。

佳儿传素业,留眼看巍科。

(0)

张夫人挽词

妇德天然备,肥家五十年。

平生勤内则,晚岁识真诠。

倒廪非徼福,翻经亦应缘。

于门有孙子,佳气蔼新阡。

(0)

吴大监挽词·其一

庠校声名早,朝廷誉望尊。

忠言如日皎,笑语若春温。

四拥皇华节,屡登金马门。

用才终不尽,流庆在仍昆。

(0)

别王恭叔

两儿虽近隔江潮,赖有王郎慰寂寥。

远侍双亲官道院,为同尽室饯西桥。

脑脂遮眼最关念,客路寻仙勿惮遥。

别后飞缄问安否,数来谷口访山樵。

(0)

初出燕山

去国三千里,还家第一程。

都缘人意乐,便觉马蹄轻。

落日催心速,飞云逐望生。

莫嫌归去晚,犹得趁清明。

(0)

次韵十诗·其九

秋宵坐到玉绳低,历历明蟾数桂枝。

重露半翻蕉叶径,好风时飐豆花篱。

不妨起舞弄清影,何用撞钟夸小诗。

浊酒困人垂欲睡,更揩病眼一扬眉。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