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庵长与此云期,大孝终身有慕之。
杯棬更无重饮日,板舆安有再乘时?
行天雨绝皆为泪,落日乌啼总是悲。
谁刻会稽山下石,悠悠千载白云词。
此庵长与此云期,大孝终身有慕之。
杯棬更无重饮日,板舆安有再乘时?
行天雨绝皆为泪,落日乌啼总是悲。
谁刻会稽山下石,悠悠千载白云词。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慕云庵》表达了对孝道的深深敬仰和哀思。首句“此庵长与此云期”,写出了庵与云的长久相伴,象征着庵中人对孝道精神的坚守。次句“大孝终身有慕之”直接赞美了这种崇高的孝行,令人景仰。
第三句“杯棬更无重饮日”,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不再饮酒,暗示了庵中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第四句“板舆安有再乘时”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再也无法乘坐板舆(出行工具)的遗憾,表达了对亲人的永久思念。
第五、六句“行天雨绝皆为泪,落日乌啼总是悲”,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哀伤的氛围,雨水如泪,乌鸦的啼声充满悲凉,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到环境之中。
最后两句“谁刻会稽山下石,悠悠千载白云词”,以会稽山的石刻为载体,寄寓了对孝道精神的永恒铭记,以及对时光流转中孝行流传千载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慕云庵的描绘,展现了对孝道的崇高敬仰和对人生的无尽哀思。
旧思停云,高歌送日,感秋颓力。
隔雨江楼,冥鸿怨遥碧。
兰茳泪把,凭寄赠、长安游客。
凄寂,诗梦倦寻,说风流都息。
铜驼广陌,粉醉金迷,狂尘总陵藉。
羁吟眷念上国,海山北。
耐得一丘吾老,不数十洲飏历。
但岁寒尊俎,谁赏菊丛佳色。
正梅风转溽,麦浪吹凉,晴泛吴桡。
未了寻幽兴,赋枇杷晚翠,一掬金抛。
五湖料理三亩,多事误青袍。
怅听水灯前,看山枕底,梦境苕苕。
萧条,旧兰若,问烟雨楼台,谁换南朝。
剩有苍黄壁,压颇黎万顷,断劫难销。
凄其五日情事,残醉虎山桥。
叹满地沧波,渔舟夜笛何处招。
西阑乍过桂影,倦秋酲闭户。
酒边泪、分付黄花,客燕何意来暮。
棹歌远、吴山自碧,秦云望转淮南树。
怅荒台残柳,春前枉作风絮。
宝扇才疏,画帘十二,换纱烟縠雾。
镜波小、还照离妆,玉容空在纨素。
绣帷寒、愁松雪腕,暗销尽、深盟红缕。
理芳情,搓做柔丝,绾他閒鹭。
桃根旧曲,醉耳重听,过江尚倦旅。
叹十载、杜郎吟赏,又断魂处,翠黯红凄,矮篷眠雨。
二分月色,璚箫吹破,多情赢得天涯老,更渔镫、趁唤瓜州渡。
登临恨晚,荒萤乱点迷楼,照地一片焦土。
春风粉黛,晓日绫纨,剩寸萝片苧。
笑拾得、才人馀唾。几树官梅,客里狂吟,雪中低舞。
扁舟此去,无情烟水,清歌何处催梦觉,感华年、分算成弦柱。
隋堤鸦散斜阳,故宫庭花,有人唱否。
《莺啼序.甲午仲秋薄游江淮瓜步晚渡与子苾舟中连句和梦窗此曲》【清·郑文焯】西阑乍过桂影,倦秋酲闭户。酒边泪、分付黄花,客燕何意来暮。棹歌远、吴山自碧,秦云望转淮南树。怅荒台残柳,春前枉作风絮。宝扇才疏,画帘十二,换纱烟縠雾。镜波小、还照离妆,玉容空在纨素。绣帷寒、愁松雪腕,暗销尽、深盟红缕。理芳情,搓做柔丝,绾他閒鹭。桃根旧曲,醉耳重听,过江尚倦旅。叹十载、杜郎吟赏,又断魂处,翠黯红凄,矮篷眠雨。二分月色,璚箫吹破,多情赢得天涯老,更渔镫、趁唤瓜州渡。登临恨晚,荒萤乱点迷楼,照地一片焦土。春风粉黛,晓日绫纨,剩寸萝片苧。笑拾得、才人馀唾。几树官梅,客里狂吟,雪中低舞。扁舟此去,无情烟水,清歌何处催梦觉,感华年、分算成弦柱。隋堤鸦散斜阳,故宫庭花,有人唱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InBWUc1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