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惟道最堪依,一瞬荣枯万古悲。
强笑低颜何忽忽,忘机绝虑自怡怡。
潜龙终要投深浦,巢鸟应须占健枝。
名利门中难立足,隐藏云水更何之。
万般惟道最堪依,一瞬荣枯万古悲。
强笑低颜何忽忽,忘机绝虑自怡怡。
潜龙终要投深浦,巢鸟应须占健枝。
名利门中难立足,隐藏云水更何之。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的《山居诗》第五十四首,诗人以道家思想为依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名利浮沉的深刻感悟。首句“万般惟道最堪依”强调了对道的依赖,认为世间万物中最值得依靠的是内心的道义。第二句“一瞬荣枯万古悲”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对比,荣华富贵转瞬即逝,而世事沧桑却永恒不变。
接下来,“强笑低颜何忽忽”描绘了在面对世事变迁时,强颜欢笑却内心苦涩的复杂情绪。“忘机绝虑自怡怡”则倡导超脱世俗,忘却机心和忧虑,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其乐。
“潜龙终要投深浦,巢鸟应须占健枝”运用比喻,说明即使身处困境,如潜藏的龙也应寻找适合自己的深水之地,鸟儿则需占据结实的枝头,寓意人应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名利门中难立足,隐藏云水更何之”直指名利场上的艰难立足,以及在追求隐逸生活中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体现了释延寿禅师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