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
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
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入施州杂咏六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深山独行者的画面。"匹马空山日易移",展现了主人公独自骑马穿行在空旷寂静的山间,时间悄然流逝,日影西移。"裹粮篝火傍崖炊",他带着干粮,点燃篝火,在山崖边烹煮食物,生活简朴而坚韧。
"谁言野食无供帐",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野外生活的独特见解,即使是最简单的野味,也能自成一种别样的宴席,无需豪华的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更是妙笔生花,将自然之声与景致融为一体,鸟鸣如笙箫,树木如天然的屏障和帷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面对艰苦环境的乐观与豁达。
令节迎始阳,我行滞东鲁。
弱艾稍含青,菖花晚应吐。
忆昨侍亲闱,燕赏亦已屡。
兹辰乐复剧,盈尊湛清醑。
拜跪献中庭,怡然共起舞。
斗草惜馀欢,胜负非有取。
离居忽自今,遗俗犹往古。
骨肉各相望,有酒宁独抚。
慊慊终永日,安得凌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