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岛骤回合,冥冥菰蒲中。
清流中落乌,遵渚有归鸿。
水作青罗带,脚踏赤鲩公。
蓬壶虽辽绝,长啸激清风。
洲岛骤回合,冥冥菰蒲中。
清流中落乌,遵渚有归鸿。
水作青罗带,脚踏赤鲩公。
蓬壶虽辽绝,长啸激清风。
这是一首充满意象丰富的山水诗,描绘了诗人在沧洲上眺望自然景物的心境。开篇“洲岛骤回合,冥冥菰蒲中”两句,画出了一个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湖光山色之景。这里的“洲岛”指的是水中的小岛,它们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若隐若现,宛如仙境。
接下来的“清流中落乌,遵渚有归鸿”两句,则以动态的视角捕捉了水鸟栖息的生动场景。“清流”映衬出水的清澈,“落乌”则是对黑色羽毛鸟类在水面上的点缀,而“遵渚有归鸿”的“渚”指的是溪流的急转弯曲之处,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
第三、四句“水作青罗带,脚踏赤鲩公。蓬壶虽辽绝,长啸激清风”,则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与之融合的情怀。“水作青罗带”形象地描绘出波光如同织就的丝绸,“脚踏赤鲩公”则是对诗人在水边行走时所触及到的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感。最后两句“蓬壶虽辽绝,长啸激清风”,通过“蓬壶”的远离和“长啸”之声,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沧洲上所体验到的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
秋江烟景晚苍苍,江上离人促去航。
千里一官嗟独往,十年双鬓付三霜。
云迷楼曲亲庭远,梦绕通山客路长。
不必临风悲冷落,古来白首尚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