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东府尊儒日,中州进学初。
牲牢奠商后,典籍讲秦馀。
大法存无外,群英乐自如。
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希深游府学》,描绘了学者们在府学中尊崇儒学、研习经典的场景。首句“东府尊儒日”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敬重,暗示着学习活动在东府(可能指地方官署或教育机构)中进行。次句“中州进学初”则点明这是学子们开始学术生涯的重要时刻。
“牲牢奠商后”一句,通过祭祀先贤商代的礼仪,体现了对古代智慧的追慕与继承。“典籍讲秦馀”则强调了对秦朝文献的研读和学习,表明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接下来,“大法存无外”表达了对普遍法则的追求,认为真理无所不在,而“群英乐自如”则展现了学者们沉浸在知识海洋中的喜悦和自在。
最后两句“时惭游圣末,来驾折辕车”,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自己作为学者的自省,虽然处于学术探索的晚期,但仍怀揣着求知的热情,如同驾驶着简陋的车子,不断前行,追求学问的至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儒家教育为背景,展现了学者们的学术追求和精神风貌,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情怀和进取精神。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
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
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
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
嫩凉窗户酒初醒。
特地为渠听。
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
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
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
偶然乘兴南旋。
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
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
算长在别离间。
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
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
微雨后、一笑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