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
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
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
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
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杏殇(其四)》。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儿时和死后的月亮与否,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无常和悲哀之情。"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两句,描绘出一个生动的画面:在孩子出生时,天空阴晦,月色不明;而当孩子离开这个世界时,月亮却出现了,它似乎在为逝去的生命送别。"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的"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哀悼。"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则表现出一种超脱红尘的意愿——宁愿成为落叶归根的大地一部分,也不愿在这个无常的世界中追求永恒的光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生命无常的反复强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悲悯之情。
诸公尽说为官好,君独胡为挂冠早。
朝上中台脱绣衣,暮入南山卧烟草。
圣朝耳目寄所司,青天尺五安云梯。
布衣承诏起江右,飞雨随车到浙西。
文采已为当途重,何乃抱才不终用。
徒步愁闻骢马嘶,旧名还与沙鸥共。
自从子陵归江湖,清风高节何代无。
相逢莫问谏大夫,黄冠草服我自娱。
英雄出处不论命,笑指南山空捷径。
鹤舞猿啼山月高,酒熟鱼肥溪雨溟。
君今所得良已多,功名富贵将奈何。
凭谁寄书与周恺,归来好共钓烟波。
冻鹘不得栖上林,锻羽卑飞空苦心。
是处扫愁一斗酒,长年知己孤桐琴,缘谁推抱遂至今。
萍水相逢共为客,灯火长淹风雨夕。
怅望乡关归计迟,聿陪杖屦欢情浃。
嗟我囊空无一钱,头颅赢得千丝雪。
野性专于鱼鸟亲,始知嵇康交欲绝。
偶题诗句落人间,肮脏伊优两无遇。
旧游旧钓总依然,不恨归云无托处。
杯行到君君莫止,酒醒明朝各分袂。
霜飞茆屋砚敲冰,月上空山剑如水。
写诗持报肠九回,明年当复为君来。
相思但见梅花月,如对玉人衔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