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寄来南录,但传多景诗。
长安分袂后,湘水寄书时。
我欲归三径,君方闻四驰。
未知回首地,宁有盍簪期。
不寄来南录,但传多景诗。
长安分袂后,湘水寄书时。
我欲归三径,君方闻四驰。
未知回首地,宁有盍簪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友人李宁卿的一首寄怀之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彼此未来生活的设想。首句“不寄来南录,但传多景诗”表明友人并未直接寄来南方的书信,而是通过诗歌传达情感,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独特且诗意盎然。
“长安分袂后,湘水寄书时”回忆了他们分别于长安之后,各自在湘水边寄出书信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我欲归三径,君方闻四驰”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归隐之心,而友人则可能正忙于四处奔波,生活节奏各异。这里运用了“三径”和“四驰”的意象,富有象征意味。
最后两句“未知回首地,宁有盍簪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何时能再次相聚,是否还能像过去那样共享时光。这里的“盍簪期”源自《诗经》,象征着朋友间的亲密无间,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