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
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
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卜算子·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旧日欢聚场所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变迁与无常的感慨。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带来的复杂情绪。"社愆期"指的是旧日的聚会,现在却难以重现;"巢如故"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过了清明未肯来"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新的季节将至,但诗人仍然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莫被春寒误"则是在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让春天的凉气(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所迷惑。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这一句中,“常傍画檐飞”形容燕子在屋檐下自由飞翔,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而“忽委空梁去”则是说燕子突然间落在了空荡荡的屋梁上,这里有着失去了昔日欢乐场所的哀愁。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这一句表达的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淡忘,以及现实中新的生活环境和情感寄托。“王家与谢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作为豪门贵族的代表,而这里诗人提及它们,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已经不再挂念那些曾经的辉煌岁月。而“别有衔泥处”则意味着诗人心中虽然对旧日有所留恋,但现实生活中的新环境和情感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常时的复杂心态。
闲云悠悠水浩浩,二月江头看花早。
画楫兰舟去复留,玉瓮银瓶奈倾倒。
兴来携妓入中流,急管青丝问楚讴。
青青菱荇浮翠溆,两两鸳鸯贴远洲。
百年世事东流水,何似倾金长买醉。
梁苑歌钟尽杳茫,茂陵松柏空憔悴。
酒酣山水忽忘形,何必沧浪歌独醒。
更吹横笛望空阔,江枫寂历江山青。
茫茫仙岛无行路,清水黄尘不知处。
欲向丹丘访羽人,身骑白鹤高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