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家住增江曲,丛桂森森绕草堂。
若土天高先得月,扶桑地远易逢场。
谈玄日过杨雄宅,举酒时斟杜子觞。
江海未应忧魏阙,东华曾挹软尘香。
美人家住增江曲,丛桂森森绕草堂。
若土天高先得月,扶桑地远易逢场。
谈玄日过杨雄宅,举酒时斟杜子觞。
江海未应忧魏阙,东华曾挹软尘香。
此诗描绘了一位佳人居住在增江之畔,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桂树与青草,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诗人通过“丛桂森森绕草堂”这一句,生动展现了自然与居所的和谐共融。接着,“若土天高先得月,扶桑地远易逢场”,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谈玄日过杨雄宅,举酒时斟杜子觞”两句,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暗示了诗中人物的学识渊博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杨雄宅代表了深邃的学问,杜子觞则象征着文人聚会的欢乐场景。最后,“江海未应忧魏阙,东华曾挹软尘香”表达了主人公虽身处江湖,但心系朝廷,同时又不为世俗所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中人物的高雅情操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晓窗前,风幔底,妆罢对图史。
小擘鸾笺,薇墨彩毫试。
怜它缕雪思清,剥蕉心细,浑减了、两峰眉翠。
振仙袂。吟魂飞去瑶台,化作断云坠。
欲遣悲怀,开箧已沾泪。
怕看锦句愁多,银钩腕怯,小印尚钤红字。
断藕牵丝,兜萤借扇,方庭笑语惺忪。
青粉墙高,一痕月浪先冲。
追凉爱傍高荷立,夜阑时、露重香融。
恁匆匆,才褪红衣,便动西风。
夭桃定是多情种,自探芳人去,冶萼羞红。
悄悄池台,禁它细雨濛濛。
当时剩有苍苔地,这回来、苔也无踪。
恨重重,漫绕回廊,忘了西东。
吟香邃馆。甚绮疏静掩,花榭尘满。
笑指鸳鸯,定守空池,依然蓼溆莎岸。
风裳水佩分明在,但隔了、晶帘一片。
怅同舟、仙侣难携,赢取这番幽怨。
还把雕栏倚遍,袜罗迟不到,游兴全懒。
渍泪红衣,卷恨遗簪,留与浣沙人看。
云痴雨老芳期误,怕后约、年华偷换。
待西风、扫尽闲蘋,来照镜波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