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卷经纶付杖藜,芒鞋一任路多岐。
风来高树鸟争噪,云满秋山人未知。
兰桂有怀营北渚,簸扬何计问南箕。
陇梅驿使无消息,去去奚奴莫太迟。
尽卷经纶付杖藜,芒鞋一任路多岐。
风来高树鸟争噪,云满秋山人未知。
兰桂有怀营北渚,簸扬何计问南箕。
陇梅驿使无消息,去去奚奴莫太迟。
这首诗《漫兴》由明代诗人孙绪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适而又略带忧思的生活状态。
首联“尽卷经纶付杖藜,芒鞋一任路多岐”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他将平生的智慧与谋略付诸于手中的拐杖,脚踏芒鞋,不惧道路崎岖,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颔联“风来高树鸟争噪,云满秋山人未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秋风拂过高树,引来群鸟争鸣,云雾弥漫的山峦似乎隐藏着未知的秘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颈联“兰桂有怀营北渚,簸扬何计问南箕”则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兰桂之花虽美,却只能在北岸生长,诗人或许在思考人生的选择与局限,同时又以“簸扬何计问南箕”自问,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控的感慨和无奈。
尾联“陇梅驿使无消息,去去奚奴莫太迟”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等待。陇梅驿使的无消息,象征着远方的讯息断绝,诗人独自前行,嘱咐随从莫要太迟,既是对现实处境的写照,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整体而言,《漫兴》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生活与命运时的复杂心态,既有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