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
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
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
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
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
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
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在中国五岳中的独特地位。开篇“七百里鲁望,北瞻何岩岩”直接展现了泰山宏伟的气势,诗人站在鲁地向北远眺,只见泰山如连绵的巨龙般屹立于北方。紧接着,“诸山知峻极,五岳独尊严”进一步强调泰山在众多高峰中的至高无上,它不仅是山的巅峰,更是精神和文化上的标杆。
“寰宇登来小,龟蒙视觉凡”则从宏观到微观,诗人登临泰山之后,感觉天地之间似乎变得狭小,而自己的感知也被局限在平凡的层面。这种对比强调了泰山超脱尘世的伟大。
最后,“此为群物祖,草木莫锄芟”则赋予泰山以生命之源的象征意义,诗人认为泰山是万物之祖,它滋养着所有生灵,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草木也不应被摧毁。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泰山神圣不可侵犯的崇拜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泰山作为中国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双重象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非凡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