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雄陆太守同阖郡诸宰官招入华林》
《南雄陆太守同阖郡诸宰官招入华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宰官招我下重关,楖栗横肩自去还。

爱听三车迟近院,曾先五马入深山。

风流况有宗雷并,云外偏宜皎贯閒。

愿见久忘朱户贵,麻衣高座鬓毛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被南雄陆太守及其郡中官员邀请进入华林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宰官招我下重关”,描绘了僧人被邀请穿越重重关卡,前往华林的情景,体现了邀请的诚意和华林之地的尊贵。接着,“楖栗横肩自去还”一句,通过描述僧人肩扛工具独自返回,展现了其独立自由的生活态度。

“爱听三车迟近院”和“曾先五马入深山”两句,分别以“三车”和“五马”为喻,前者可能象征着僧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喜爱,后者则可能暗示其曾经的出世经历或对山林生活的熟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欣赏。

“风流况有宗雷并,云外偏宜皎贯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华林之地的风雅与清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风流”一词不仅指人物的风度翩翩,也暗含了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宗雷并”可能是指与宗师、雷同的人物共同生活,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云外偏宜皎贯閒”则形象地描绘了华林之地远离尘嚣、清静无为的环境。

最后,“愿见久忘朱户贵,麻衣高座鬓毛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华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物质富贵的淡泊。诗人希望长久地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即使穿着朴素的麻衣,坐在高高的座位上,鬓发斑白,也无妨,因为这正是他内心所追求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繁华与简朴、物质与精神的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向往,以及对和谐共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阙题

满城罗绮飏香风,闹看星毬火树红。

为爱村庄拙儿女,只知纺绩月明中。

(0)

治平寺

金刹嵯峨瞰碧流,狂歌时喜一遨游。

诸天有像烟霞古,净土无尘草木幽。

香篆煖回山殿雪,磬声寒彻海门秋。

逢僧话久归来晚,不觉城南月满楼。

(0)

将过梁山柏林漕岭望之云翳因怀昌黎韩子以精诚之至遂开衡山之云韩固不易希然忠诚在我士各有志作一绝以贻山神至于云散山明则事出于偶然者予不敢以自诬也

宿雨初晴石未乾,墨云低覆失峰峦。

名山想有英灵在,莫道行人不是韩。

(0)

哭乡友陈正郎学之四首·其四

襟宇怜公养得高,诗家翘楚酒家豪。

风流有样希千古,廉介遗声在两曹。

许国精忠曾未究,修文消息却难逃。

他年我乞林泉去,烟雨凭谁共浊醪。

(0)

代贺新都杨佥宪封君七十一二首·其一

不从金鼎炼丹砂,自比贞松历岁华。

仙鹤日长窥染顶,蟠桃春近看开花。

人间五福真如海,膝下诸郎欲拜麻。

闲把衣冠细详品,古今能几似君家。

(0)

首尾吟二首·其二

老夫非是爱闲言,膏火怜渠谩自煎。

汉史偶观方技传,南华深契达生篇。

贤愚贵贱真同尽,才辨聪明不要全。

几个孟郊鸣未了,老夫非是爱闲言。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