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从内地强移栽,半畏寒多不肯开。
独有玫瑰成土著,异香清远袭人来。
花从内地强移栽,半畏寒多不肯开。
独有玫瑰成土著,异香清远袭人来。
此诗《回王园中花卉》由清代诗人萧雄所作,通过对园中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花从内地强移栽”,以“强”字点明了花儿被强行移植的不易,暗示了它们与原生环境的不适应,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些花卉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次句“半畏寒多不肯开”,进一步描绘了花儿在新环境中面对寒冷的畏惧,不愿轻易绽放的情态,形象地表现了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和适应能力的有限。
第三句“独有玫瑰成土著”,转折之处,诗人将视线聚焦于玫瑰,强调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与扎根,成为了一种例外的存在。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玫瑰坚韧的生命力,也暗含了诗人对其独特魅力的欣赏。
最后一句“异香清远袭人来”,通过描述玫瑰散发出的独特香气,不仅远距离吸引着人的注意,更象征着它在新环境中留下的独特印记,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一句以嗅觉为媒介,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使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股清新的香气。
整首诗通过对花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适应性、独特性和环境影响的思考。通过对比和转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力量的赞美之情。
绿净贯闤闠,夹岸是楼台。
楼台分影倒卧,千丈郁崔嵬。
此是化人奇变,能使山巅水底,对出两蓬莱。
溪浒有仙观,苕霅信佳哉。
水晶宫,谁著语,半嘲诙。
世间那有,如许磊砢栋梁材。
每遇天容全碧,仍更苹风不动,相与夜深来。
饮子以明月,净洗旧尘埃。
海角怀人,长误喜、籁籁敲帘风竹。
命驾翩然,谁信道、不怕溪山回曲。
榻拂凝尘,香笼清宴,尘柄从挥玉。
好音闻耳,慰心何啻跫足。
犹记一桂专秋,创开殊选,倒峡馀词力。
往事茫茫十换岁,却共天涯醽醁。
已分成翁,翘观赐带,上拥通仙录。
休贪泉石,贤台闻用金筑。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
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
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
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
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
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
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後更谁前。
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