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城子·其一》
《江城子·其一》全文
唐 / 和凝   形式: 词  词牌: 江城子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

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

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

(0)
翻译
新婚之夜她带着娇羞进入新房,梳理残余的妆容,细长的柳眉如丝。
在翡翠屏风前,亲手点燃玉炉里的香料。
整理好金银首饰,呼唤侍女小玉,排列好红色蜡烛,等待心上人潘郎的到来。
注释
初夜:新婚之夜。
含娇:带着娇羞。
洞房:新房。
理:梳理。
残妆:残余的妆容。
柳眉:细长的眉毛。
翡翠屏:翡翠装饰的屏风。
亲爇:亲手点燃。
玉炉香:玉制的香炉和香料。
整顿:整理。
金钿:金银首饰。
小玉:侍女的名字。
排:排列。
红烛:红色的蜡烛。
潘郎:古代对丈夫或恋人的昵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洞房中准备迎接佳期的温馨场景。"初夜含娇入洞房"一句,设定了一个充满期待和羞涩之情的夜晚,女子独自一人走进内室,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恋人思念之情。

"理残妆,柳眉长"两句,则描写了女子在镜前细致地整理着自己的妆容,试图以最佳的状态去迎接心上人。这里的“理残妆”暗示了女子对自己外貌的精心修饰,而“柳眉长”则形象地表达了她的美丽与端庄。

"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一句,让读者感受到室内的温暖气息。翡翠屏是装饰华丽的屏风,而亲爇玉炉,则传递出女子对这份等待之情的珍视与细致。这里的“亲爇”不仅强调了女子亲手操作,更暗示了一种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

最后两句"整顿金钿呼小玉,排红烛,待潘郎"则展示了女子在等待之际的小心翼翼。这里的“整顿金钿”描绘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完美主义,而“呼小玉”则透露出一种温馨的对话或是呼唤,增添了一份柔情与亲昵。

"排红烛,待潘郎"两字,则直接点出了女子在精心布置烛光,以此来营造出一个浪漫且期待的情境。这里的“排红烛”不仅是对视觉美感的追求,也象征着她的热切期盼,而“待潘郎”则明示了她所等待之人的名字,增强了诗句的故事性和情感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位女子在洞房中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柔情与美好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和凝
朝代:唐   字:成绩   籍贯: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   生辰:898-955年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
猜你喜欢

赋得扬州早雁

隋堤烟柳尚参差,目送寒芜见雁时。

浦树惊秋零暮雨,江楼横笛起凉飔。

为辞霜雪轻千里,此去潇湘近九疑。

回首故人经岁别,楚天摇落重相思。

(0)

流寇入滇

丁亥夏六月,流寇犯我疆。

兵戈起仓卒,官吏接踵降。

哭声动天地,日星惨无光。

老少各逃命,道逢虎与狼。

四境恣杀掠,金帛满路傍。

劫我作奴仆,束缚虑逃亡。

举步或稍缓,鞭笞痛莫当。

箐林影昏黑,倾跌心愈慌。

惟期免敲扑,那顾鸣空肠。

暮夜集村坞,炙酒烹牛羊。

凶锋有万状,喧呼拥平冈。

醉后劓刖人,血肉溅我裳。

有时刳孕妇,男女贯旗枪。

求生固已矣,求死亦不遑。

夜半人马寂,脱身匿丛筜。

一步一惊顾,暗地呼穹苍。

狐兔起蹊隧,荆榛长成行。

踌躇奔城郭,呼绳缒垛墙。

攀援似猿猴,四顾殊傍徨。

亲戚闻我至,城头问审详。

朋友闻我至,只手相扶将。

父母向我前,拊背慰百方。

坐定复移时,始知身未亡。

努力去守陴,安能进酒浆。

但得共相保,吾亲亦永康。

(0)

旅邸漫成·其一

自有权奇骨,才来金马门。

九方皋不见,独立近黄昏。

(0)

雨歇山容出,秋光远近分。

疏林通晓日,绝壁走寒云。

雁影高难见,泉声静却闻。

呼童移坐榻,花下拂桐君。

(0)

雁字和彭禹峰先生韵·其二

天空嘹唳鹤鸣皋,回雁峰前峰更高。

既同江子花生梦,又忆毛生颖脱毫。

片羽影随编画幅,断肠声到振江涛。

从来怕舞《霓裳曲》,冷落河山洒凤毛。

(0)

己未除夕与彭古晋先生及许元方金云六守岁燕邸分赋

昂藏留七尺,宁不是馀生。

薄命悲长铗,羁心恋短衾。

朋来还道故,赋就孰成名。

明日看华发,萧萧又几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