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
豺豹欲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
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太少城中敛板初,识公鸾鹄自清癯。
持心要是忠厚者,遇事决非章句儒。
豺豹欲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
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初到太原城,感受到了当地清廉的政治氛围。"识公鸾鹄自清癯"一句中,“公”指的是公正无私,“鸾鹄”比喻纯洁之人,而“清癯”则形容官员的品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厚之士的赞赏,以及面对事务时不拘泥于形式文辞而是求实效的态度。
"豺豹欲前终落爪,参辰无地可弯弧"两句则通过猛兽和星象的比喻,形容外界的压力和困境,无处藏身。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或是个人遭遇的艰难。
最后两句“他年白鹤同归否,犹有髯龙老未枯”中,“白鹤同归”象征着志同道合之人的团聚,而“犹有髯龙老未枯”则暗示诗人仍怀抱理想,有志不渝,即便年事已高,精神亦未衰退。这里可能是对未来某种美好愿景的期待,或是表达诗人自己坚守初心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个人情感、政治观察与哲理思考,是一篇集情怀与深思于一身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