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自端木,高出宫墙阴。
诸子亦奇树,千株同圣林。
治任归独后,庐冢痛偏深。
手泽有如此,扶疏知几寻。
栽培自端木,高出宫墙阴。
诸子亦奇树,千株同圣林。
治任归独后,庐冢痛偏深。
手泽有如此,扶疏知几寻。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子贡手植楷》其二。诗中描绘了子贡亲手种植的楷树,历经岁月,高耸入云,成为一片圣林中的奇景。诗人在赞美楷树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子贡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的敬仰之情。
首句“栽培自端木”点明楷树是由子贡亲手栽种,体现了子贡的勤劳与智慧。接着“高出宫墙阴”描绘出楷树的高大挺拔,不仅超越了周围的环境,更象征着子贡人格的崇高。以下几句“诸子亦奇树,千株同圣林”,进一步强调了楷树的非凡之处,它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众多学子精神的汇聚地,共同构成了一个神圣的林区。
“治任归独后,庐冢痛偏深”两句,通过对比子贡生前的治理才能与去世后的孤独,以及墓地的寂静,表达了对子贡离世的哀痛之情。这里“庐冢”指子贡的墓地,暗示了子贡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如同这片圣林一般,影响着后人。
最后,“手泽有如此,扶疏知几寻”以楷树的生长情况来比喻子贡的影响深远,即使在死后,他的精神和教诲仍然如同这棵楷树一样,枝繁叶茂,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整首诗通过对楷树的描写,既是对子贡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纪念。
五伦之道传悠久,父子君臣及朋友。
人生所学忠孝先,忠孝能全世稀有。
羡君华冑吴世家,从亲医国居京华。
箕裘绍业喜跨灶,种杏报德春多花。
画堂肯搆扁积德,别著青编崇世泽。
虹光万丈冲斗牛,珍重何曾论金璧。
君名早著学古人,一息岂敢忘君亲。
故山丘垄隔千里,引领东望频沾巾。
春风买棹回吴苑,途路奔驰宁惮远。
才扫松楸奠酒浆,又寻耆旧评诗卷。
吴门烟月谩多□,王孙草绿生离忧。
来往此门诚有道,丈夫有志存忠孝。
唐虞时世喜逢遭,班马文章登显要。
驿高酒香歌或微,江东渭北情依依。
凤凰台畔栖隐处,他时有约寻□□。
江花淡又浓,江水晴且深。
棹□木兰艇,远渡江之阴。
江上多好山,山中饶树林。
有石平若砥,拂拭尘不侵。
潜名两高士,谈笑俄盍簪。
欲别情不忍,载鼓薰风琴。
冷冷山水趣,谁道无知音。
幽鸟寂不喧,暮霭凝徽金。
披图写新句,惭作郢中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