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四十二》
《诗并序·其四十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说钱心即喜,见死元不愁。

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

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

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诗人王梵志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描述,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金钱、死亡、欲望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

首先,“说钱心即喜,见死元不愁”,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对于金钱的贪婪和对死亡的漠视。在金钱面前,人们的心灵变得喜悦,而在死亡面前,他们却无动于衷。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轻视,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质至上、生命无价的观念冲突。

接着,“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进一步阐述了人们追求享乐、贪图财色的心态。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不断地寻求满足,以度过每一天。这种对即时享受的追求,忽视了长远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社会风气中的浮躁与短视。

“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这两句则揭示了人们在生前不积德行善,死后将受到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它警示人们,一个人的行为和品德,不仅影响着自己的现世生活,更决定了未来的命运。这反映了佛教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道德与因果关系的思考。

最后,“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这句话总结了诗的主题,即在社会的三个恶行(贪婪、冷漠、短视)中,有许多人如同诗人自己一样,深陷其中。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诗人对人性、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着哲学思考,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反思。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窗前葵萱皆吐花成诗二首

僮能去蓬藋,手自植葵萱。
叠石就为砌,启窗因当轩。
后先殊早晚,开敛共朝昏。
长夏曷以度,幽花相与言。

(0)

次毕叔文见贻二首

山川略吴楚,岁月涉春秋。
为米愧元亮,乘舟思子猷。
黑貂尘土重,白鬓雪霜稠。
志合成三益,诗来减四愁。

(0)

次韵衡州先生岁除前三日席上两绝句

青山著雪倍增妍,青草掀泥浩莫边。
便觉欣荣似春日,不知凋落是残年。

(0)

次韵潘端叔送行二首

君言不为诗,乃有如许味。
诗亦何与人,政恐伤吾气。
中怀松柏坚,外暴雘塈。
君虽不我语,我亦长自畏。
不惟费口颊,政尔悲肠胃。
良由习未除,匪是真为贵。
君言固邹鲁,君笔犹汉魏。
绝倒岂自文,善谑非加诽。
赠言要有益,佩服当无既。
胜私与致果,曰克仍曰毅。
曾闻郑渠凿,终有秦亩溉。
闵闵望其成,悠悠勿虚费。

(0)

次韵斯远二十六日三绝

几欲收声效不鸣,恶同鸠辈管阴晴。
有时触拨无穷景,又遣新诗取次成。

(0)

次韵签判丈因旱而作及喜雨二诗

稍愆梅熟雨,似作旱时风。
此柄知谁宰,皇天不病农。
桑麻初告毕,仓廪旧犹丰。
莫起焦熬叹,当期渗漉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