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白云山有作》
《望白云山有作》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古风

跻攀复跻攀,遥望白云山。

树色添新绿,花光带旧寒。

崔嵬俯瞰城头近,画图一幅玲珑甚。

轻烟薄霭染诸峰,云容雾态看无尽。

忆昔开山安期翁,诛茅结屋翠微中。

药炉九转真丹就,金阙千年姓字封。

仙踪一去三山外,芳流空有灵泉在。

苍藤古木几经秋,梵宇禅宫相晻霭。

禅宫梵宇复荒凉,野草閒花只自香。

满涧芝兰无去采,深山麋鹿有来场。

地补东南缺,天开邹鲁文。

日月大明常普照,山河完气几时分。

光华晻映岩崖石,精采流辉成五色。

坐啸天风处处春,行歌云水湾湾碧。

天风云水几徜徉,贝锦南箕争哆张。

止棘青蝇随气候,高冈苞凤集朝阳。

只今风雨年年好,桃李经春花发早。

古壑依依长绿苔,王孙冉冉游芳草。

人去人来春复春,一回一望一伤神。

且将心上无穷事,付与山中一片云。

(0)
鉴赏

此诗《望白云山有作》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描绘了对白云山的向往与赞美之情。诗中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山色、花光、云雾等自然景观,以及历史人物的传说,展现了山川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跻攀复跻攀,遥望白云山”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白云山的向往之情,通过连续的“跻攀”动作,展现出攀登之艰难与决心。接着,“树色添新绿,花光带旧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山林的生机与季节的更迭,新绿与旧寒交织,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

“崔嵬俯瞰城头近,画图一幅玲珑甚”则进一步展示了山势的雄伟与城市的渺小,仿佛一幅精致的山水画,玲珑剔透。随后,“轻烟薄霭染诸峰,云容雾态看无尽”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赋予山峦以神秘与变幻莫测的魅力。

接下来,诗人引入历史人物安期生的故事,通过“药炉九转真丹就,金阙千年姓字封”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寄托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仙踪一去三山外,芳流空有灵泉在”两句,又透露出对仙人不再的遗憾与对自然之美的怀念。

“苍藤古木几经秋,梵宇禅宫相晻霭”描绘了山中古木参天、梵宇禅宫的静谧景象,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而“地补东南缺,天开邹鲁文”则表达了对山川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日月大明常普照,山河完气几时分”两句,以日月普照山河,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读李太白诗

天上酒星终日醉,寒芒犹占长庚位。

敢入蟾宫窃侍儿,酣迷不省身遭累。

一朝天帝怒且嗔,自天谪降埋红尘。

长安市上酒家卧,睨视四海如无人。

莲峰为笔天为纸,天纵奇才厌馀子。

斗酒真成诗百篇,秀似芙蓉出秋水。

醉来花下还一呷,遮莫清光照华发。

海吸鲸吞未放乾,等閒字字皆英发。

有时踏翻鹦鹉洲,有时搥碎黄鹤楼。

偏师突出敌崔颢,肯让区区先一头。

可惜仙才竟弃捐,江头弄月身翻然。

骑鲸万里上天去,精灵料得归星躔。

文章流落在人世,万丈虹蜺烛天地。

何当烈火鍊黄金,为铸斯人示吾契。

(0)

淮阴追次逊志先生韵先生之诗似咎高帝而恕信者予略反之各言其志而已

咸阳宫阙烟烬黄,祖龙死后天地荒。

彩云郁郁弥空长,芒砀真人升庙堂。

将军国士号无双,乳臭群儿谁可当。

鼓行东北无分王,举手沐猴肝胆伤。

少年辱己钜惠偿,主恩如海吁敢忘。

惜哉天道不自量,甘逐布越遗留良。

妇人毒手亲触撞,举族含冤沈鬼乡。

功成身退真奇方,呜呼岂有生长无收藏。

(0)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其二崇节堂

崇节堂中妇德全,岂期偕老不齐年。

萧萧白发青霜肃,耿耿丹心白日悬。

身比琼瑶应共粹,志如金石自同坚。

玉堂肯与书贞节,史笔当今继马迁。

(0)

安隐堂为秦遵道老人赋

安隐堂中七十翁,庞眉鹤发古人风。

高名不减韩康伯,厚泽应同庞德公。

稚子趋庭鸠杖出,嘉宾满坐蚁尊空。

赐归得遂桑榆暖,击壤尧民乐岁丰。

(0)

忆故乡

栝岭东头是故乡,碧天云树思茫茫。

瓯江直与沧溟接,不及羁人别恨长。

(0)

四时词·其二

隆暑启初伏,薰风入虞琴。

安得播馀响,涤我烦热襟。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