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盛汝弼得孙》
《盛汝弼得孙》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老蚌生珠亦未迟,庭槐又报长孙枝。

平生阴德人传满,少小啼声我识奇。

文肃尚应留棨戟,箕裘况复自轩岐。

他年元叹成名日,还报东山老傅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为盛汝弼得孙所作的贺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盛汝弼家族传承与后辈成长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老蚌生珠亦未迟”,以老蚌产珍珠比喻盛家虽已年迈,但子孙的优秀依然值得期待,寓意家族传承不息。接着“庭槐又报长孙枝”则以庭槐树上长出新枝,象征盛家迎来了新的血脉,预示着家族的兴旺与延续。

“平生阴德人传满”赞扬了盛汝弼一生行善积德,其美德广为人知,为家族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少小啼声我识奇”则是对盛汝弼孙子出生时即显非凡之兆的感慨,暗示了这个新生的成员将为家族带来不同寻常的影响。

“文肃尚应留棨戟,箕裘况复自轩岐”两句进一步赞美盛汝弼及其家族的荣耀与成就,其中“文肃”指文官的尊贵地位,“棨戟”是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象征权力与威望;“箕裘”出自《礼记》,比喻子承父业,这里指家族事业的传承;“轩岐”则是指医学的高深造诣,这里泛指家族在各领域的卓越成就。

最后,“他年元叹成名日,还报东山老傅知”表达了对盛汝弼未来子孙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期待,并承诺将这份喜悦与家族的老一辈分享,体现了家族间的深厚情感与传承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盛汝弼家族传承与后辈成长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家族荣誉与成就的颂扬。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霜天晓角·月树风枝

月树风枝。
孤山两字诗。
来到十洲三岛,香得更、十分奇。
阳和迟自迟。
冰霜欺怎欺。
且伴岁寒人醉,有移种、玉堂时。

(0)

品令·玉壶尘静

玉壶尘静。
蟾光透、一帘疏影。
偏爱水月楼台近。
画阑独倚,风度寒香阵。
犹记曲江烟水恨。
叹凄凉谁问。
夜深沙觜霜痕印。
嚼花拚醉,枝上春无尽。

(0)

霜天晓角·玄霜绛雪

玄霜绛雪。
散作秋林缬。
昨夜西风吹过,最好是、睡时节。
香绝。
高处折。
中秋还有月。
此际人间天上,是两个、广寒阙。

(0)

一落索·欲寄相思情苦

欲寄相思情苦。
倩流红去。
满怀写不尽离愁,都化作、无情雨。
渺渺暮云春树。
淡烟横素。
夕阳西下杜鹃啼,怨截断、春归处。

(0)

一落索·澹澹双蛾疏秀

淡淡双蛾疏秀。
为谁频皱。
落花何处不春愁,料不是、因花瘦。
锦字香笺封久。
鳞鸿稀有。
舞腰销减不禁愁,怕一似、章台柳。

(0)

思佳客·压鬓钗横翠凤头

压鬓钗横翠凤头。
玉柔春腻粉香流。
红酣醉靥花含笑,碧翦颦眉柳弄愁。
偏婀娜,太温柔。
水情云意两绸缪。
佯羞不顾双飞蝶,独背秋千傍画楼。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