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三》
《同雪公游千顶纪事十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望见叠峰刚八里,到来门径各鲜新。

不因此地禅居壮,那识长边古佛尊。

蓄瓜欲比蘋婆味,见树还生桃子津。

夜半犬声何足怪,山中魑魅亦亲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雪公和尚一同游览千顶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之美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感。

首句“望见叠峰刚八里”,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远眺千顶山时所见的层峦叠嶂之景,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接着,“到来门径各鲜新”一句,不仅描绘了山路两旁清新宜人的景象,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不因此地禅居壮,那识长边古佛尊。”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禅修环境的赞叹,强调了此处不仅是自然美景之地,更是修行者心灵净化的圣地。通过对比,突出了禅居的庄严与神圣。

“蓄瓜欲比蘋婆味,见树还生桃子津。”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中的瓜果与蘋婆、桃子相比较,既展现了山中丰富的物产,又寓意着内心的丰富与满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夜半犬声何足怪,山中魑魅亦亲人。”最后两句诗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包容与接纳。即使在夜晚,偶尔传来的犬吠声也不足为奇,甚至山中的鬼魅也成了亲近的朋友。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千顶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禅修体验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
受降追汉策,筑馆计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
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0)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
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
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
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
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

(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象德舞

肃肃清庙,登显至德。
泽周八荒,兵定四极。
生物咸遂,群盗灭息。
明圣钦承,子孙千亿。

(0)

拟古三首

遥裔烟屿鸿,双影旦夕同。
交翰倚沙月,和鸣弄江风。
灌若茂芳序,君子从远戎。
云生阴海没,花落春潭空。
红泪掩促柱,锦衾罗薰笼。
自伤琼草绿,讵惜铅粉红。
裂帛附双燕,为予向辽东。
读书三十载,驰骛周六经。
儒衣干时主,忠策献阙廷。
一朝奉休盼,从容厕群英。
束身趋建礼,秉笔坐承明。
廨署相填噎,僚吏纷纵横。
五日休浣时,屠苏绕玉屏。
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树栖两鸳鸯,含春向我鸣。
皎洁绮罗艳,便娟丝管清。
扰扰天地间,出处各有情。
何必岩石下,枯槁闲此生。
颓光无淹晷,逝水有迅流。
绿苔纷易歇,红颜不再求。
歌笑当及春,无令壮志秋。
弱年仕关辅,簃门豁御沟。
敷愉东城际,婉娈南陌头。
荷花娇绿水,杨叶暖青楼。
中有绮罗人,可怜名莫愁。
画屏绕金膝,珠帘悬玉钩。
纤指调宝琴,泠泠哀且柔。
赠君鸳鸯带,因以鹔鹴裘。
窗晓吟日坐,闺夕秉烛游。
无作北门客,咄咄怀百忧。

(0)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太和

孝哉我后,冲乎乃圣。
道映重华,德辉文命。
慕深视箧,情殷抚镜。
万国移风,兆人承庆。

(0)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酌献

八音具举,三寿既盥。
洁兹宗彝,瑟彼圭瓒。
兰肴重错,椒醑飘散。
降胙维城,永为藩翰。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