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郊閒纵目,城郭见应稀。
云过峰掀帽,苔荒石褪衣。
燕穿沙岸蛰,鹰乱烧烟飞。
景物寻常里,谁能悟化机。
楚郊閒纵目,城郭见应稀。
云过峰掀帽,苔荒石褪衣。
燕穿沙岸蛰,鹰乱烧烟飞。
景物寻常里,谁能悟化机。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楚郊閒纵目”,开篇即点出地点与心境,闲适的目光在楚地郊野漫无目的地游走,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接着,“城郭见应稀”一句,对比城市与乡村的景象,强调了乡村的空旷与宁静。
“云过峰掀帽,苔荒石褪衣”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云朵比作掀动帽子的风,将苔藓覆盖的石头比作褪色的衣服,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燕穿沙岸蛰,鹰乱烧烟飞”描绘了春天燕子在沙滩上穿梭,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而老鹰在燃烧的烟雾中翱翔,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这两句通过对比燕子的活泼与鹰的威猛,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最后,“景物寻常里,谁能悟化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在看似平凡的景物中,蕴含着宇宙运行的规律和生命的奥秘,只有真正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到其中的玄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
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
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
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
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回首章台路。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
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
拚一日、来游一度。
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
行乐地,更何处。人生忍把佳期误。
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
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
算此语、非缘要誉。
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青无数。
情未足,日催暮。
天相吾家,箧笥无金,诗书有人。
看发挥胸臆,辞锋凛凛,薰陶气质,韦佩申申。
师友渊源,贤才衡鉴,胄馆光华近帝宸。
男儿事,便尽输心力,难报君亲。读书第一当勤。
只孝弟书中是大伦。
况人生为学,百年在幼,田家得计,一岁惟春。
科占龙头,名高雁序,好与皇家作凤麟。
都休问,是地钟河岳,天应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