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
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
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
一出修门成死别,荒荒长恨竟谁陈。
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
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
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
一出修门成死别,荒荒长恨竟谁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对友人林晴江太常的追悼之作。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感君意气最真醇,不独交情泣鬼神”开篇即点明了对逝者人格的赞美,认为其意气真诚淳朴,不仅在友情上令人动容,甚至能感动天地,泣鬼神。这种高度评价,既是对逝者个人品质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情感的共鸣。
颔联“直道抗言当世弊,孤根耻傍要人津”进一步揭示了逝者的人格特质。他敢于直言不讳地揭露时弊,不畏权贵,坚守独立人格,拒绝依附于权势。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逝者正直不阿、坚持原则的形象。
颈联“谈禅王缙应挥座,顾曲周瑜肯共茵”运用典故,以王缙和周瑜为例,进一步赞扬逝者在学问和社交方面的卓越才能。王缙是唐代著名诗人,周瑜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音乐家。这两句暗示逝者在学术和艺术领域都有高深造诣,且能够与这些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
尾联“一出修门成死别,荒荒长恨竟谁陈”则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哀痛之情。修门在这里可能象征通往天堂的门户,暗示逝者已离世,与生者永别。最后一句“荒荒长恨竟谁陈”表达了对逝者离去后,那份无尽的遗憾和思念无人诉说的感慨,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人格、才华和离世之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和深刻缅怀,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