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
《依韵和郭秘校苦寒》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噫风鸣悲鸢鸣哀,雨霰枯木为之摧。

昭亭山头野火灭,海水夜冻迷蓬莱。

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

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guōxiàohán
sòng / méiyáochén

fēngmíngbēiyuānmíngāixiànwèizhīcuī

zhāotíngshāntóuhuǒmièhǎishuǐdòngpénglái

zhúlóngzhuǎyǎněrjiǔzhǎnshēngbīngniān

táoqiánguānérháolí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苦寒之境。"噫风鸣悲鸢鸣哀",风声凄厉,连鸢鸟也为之哀鸣,渲染出寒冷刺骨的气氛。"雨霰枯木为之摧",雨雪打在干枯的树木上,使其更加脆弱,显示出冬季的肃杀。"昭亭山头野火灭",山头的余烬在寒风中熄灭,更添荒凉。

"海水夜冻迷蓬莱",海面结冰,蓬莱仙境似乎也被这严寒所笼罩,令人产生遐想。接下来的两句"烛笼以爪自掩耳,酒盏生冰拈不起",形象地描绘了室内生活的艰难,烛火微弱,连烛笼都仿佛要自我保护,酒杯中的酒已成冰块,无法拿起。

最后两句"陶潜弃官屋无米,儿嚎妻啼付邻里",引用陶渊明的典故,写出了主人公贫困至极,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只能将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哭泣的妻子托付给邻居。整首诗以苦寒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感慨。梅尧臣的诗风质朴,情感深沉,此诗展现了他深厚的民生关怀。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青峰诗帐赞

心潜书法,神造诗境。
予意是时,万念从屏。
乐非外骛,自得隽永。
坐令尘埃,顿发深省。

(0)

秋夕有感二首

早岁骊车拥汉关,忧心耿耿日凋颜。
秋成正望狼烽急,夜枕不禁鱼目鳏。
三仕古犹关喜愠,万金今不博安閒。
回思此日一尊酒,只合长居木雁间。

(0)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
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
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
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0)

十二日诹吉受通议大夫告再书述怀二首

圣代论思秩,中朝博议官。
尚纡郡邸绶,空著侍臣冠。
岁月惊驰隙,功名尽画墁。
髀销今已复,半世愧狨鞍。

(0)

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

五云堆里望触棱,二纪周南梦未曾。
四辈两年勤诏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台虽有深秋燧,雁塔应无曩日僧。
豫备正须如雍国,不妨德业颂高升。

(0)

苏文忠萝汉偈帖赞

佛法离住相,色相本非实。
云何阿罗汉,可以色相求。
居士宰官身,只园夙亲近。
会发宏原深,现此广长舌。
于后像法世,赞叹说偈言。
笔力虚空,三昧出胸臆。
撞开痴愚纲,透出大千界。
我昔睹殊胜,会闻诸佛说。
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偈语复云何,能离音声见。
今法解佛意,一切有为法。
非偈亦非赞,应作如此观。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