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椽茅屋自成村,半带残阳半掩门。
烟柳低眠风不起,暮鸦声里月黄昏。
数椽茅屋自成村,半带残阳半掩门。
烟柳低眠风不起,暮鸦声里月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傍晚景象。诗人以“数椽茅屋自成村”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独立于世的村落,茅屋简朴,却自成一派乡村风情。接着,“半带残阳半掩门”,夕阳余晖与半开半闭的门户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静谧感,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烟柳低眠风不起”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柳树,它们似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沉睡,又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平和与安逸。
最后,“暮鸦声里月黄昏”将画面推向高潮,乌鸦的叫声在黄昏时分响起,与逐渐升起的明月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凄凉与深邃。整个场景由日到夜,由动到静,由明亮到昏暗,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乡村生活的独特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乡村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富有诗意的乡村画卷。
关西故人惜我别,赠我古镜光如雪。
感君意气特相许,爰披肝胆照清彻。
荡日摩空恍虚映,奥室青瞳闪宵晢。
妙质精凝水土深,丹烟碧雾生华缬。
圜铭髣髴不可读,蚓屈虫蠕细纠结。
腰间锦囊故所佩,请脱绳丝置扃鐍。
当令明月入我怀,精光夜夜随虹霓。
故人卓荦信才杰,苍铓炯炯岂相劣。
嗟予蓬秽何所似,对此不觉心内热。
湘江溟洞入无滓,衡岳凌空郁岑巀。
山行应使魈魅逃,水宿能令蛟怪灭。
古物由来孕神秀,灵光不让三尺铁。
怜君至宝不自惜,何以报之嗟菲蔑。
护藏但使镜莫缺,与君交情世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