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
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
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
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
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这首宋词《卜算子·其二》是陈三聘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涧月夜的画面。首句“涧下水声寒”以水声衬托夜晚的清凉,"寒"字不仅写出了水声的清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壑底松风静”进一步渲染寂静的氛围,松风的静谧与水声相映成趣。
“时有清香度竹来”通过“清香”和“竹”,暗示了月光下的竹林中飘来的淡淡香气,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下来,“步月寻疏影”描绘了诗人月下漫步,寻找竹林中稀疏竹影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后半部分,“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表达了诗人试图向东风和花朵询问过去的事情,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随风而逝,只有花儿可能还记得。最后一句“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直接点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曾经在花前饮酒的欢愉时光,如今只能在梦中重温,而现实中的溪堂却显得冷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借自然景色和人事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孤寂心境的感慨。
玉斧云孙,自然有、仙风道骨。
眉宇带、九秋清气,半山晴月。
入手黄金还散尽,短蓑醉舞青冥窄。
向大梁、城里觅丹砂,聊为客。惊人字,蛟蛇活。
借造物,驱春色。问别来挥洒,几多珠璧。
合眼梦魂寻故里,摩挲明秀峰头碧。
看归来、都卷五湖光,杯中吸。
倦游老眼,放閒身、管领黄华三日。
客子秋高,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