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算子·其二》
《卜算子·其二》全文
宋 / 陈三聘   形式: 词  词牌: 卜算子

涧下水声寒,壑底松风静。

时有清香度竹来,步月寻疏影。

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

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

(0)
注释
涧下:指山涧底部。
水声:流水的声音。
寒:带有凉意。
壑底:山谷底部。
松风:松树间的风。
静:安静。
清香:清淡的香气。
度竹来:穿过竹林飘来。
步月:在月光下行走。
寻疏影:寻找稀疏的树影。
往事:过去的记忆。
东风:春风。
花应省:花儿应该还记得。
把酒人:饮酒的人。
别梦:离别的梦境。
溪堂:溪边的厅堂。
冷:凄凉。
翻译
山涧下的流水声音带着寒意,山谷底部的松风吹过一片宁静。
不时有淡淡的香气从竹林飘来,我在月光下寻找稀疏的树影漫步。
那些过去的时光属于东风,试着问问花儿是否还记得。
曾经在花前举杯畅饮的人,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到溪堂,感到凄凉。
鉴赏

这首宋词《卜算子·其二》是陈三聘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涧月夜的画面。首句“涧下水声寒”以水声衬托夜晚的清凉,"寒"字不仅写出了水声的清冷,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壑底松风静”进一步渲染寂静的氛围,松风的静谧与水声相映成趣。

“时有清香度竹来”通过“清香”和“竹”,暗示了月光下的竹林中飘来的淡淡香气,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下来,“步月寻疏影”描绘了诗人月下漫步,寻找竹林中稀疏竹影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后半部分,“往事属东风,试问花应省”表达了诗人试图向东风和花朵询问过去的事情,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已随风而逝,只有花儿可能还记得。最后一句“曾是花前把酒人,别梦溪堂冷”直接点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曾经在花前饮酒的欢愉时光,如今只能在梦中重温,而现实中的溪堂却显得冷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借自然景色和人事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孤寂心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三聘
朝代:宋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㢸”),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
猜你喜欢

满江红

玉斧云孙,自然有、仙风道骨。

眉宇带、九秋清气,半山晴月。

入手黄金还散尽,短蓑醉舞青冥窄。

向大梁、城里觅丹砂,聊为客。惊人字,蛟蛇活。

借造物,驱春色。问别来挥洒,几多珠璧。

合眼梦魂寻故里,摩挲明秀峰头碧。

看归来、都卷五湖光,杯中吸。

(0)

大江东去·其二九日作

倦游老眼,放閒身、管领黄华三日。

客子秋高,茅舍外、满眼秋岚欲滴。

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

感时怀古,酒前一笑都释。

千古栗里高情,雄豪割据,戏马空陈迹。

醉里谁能知许事,俯仰人间今昔。

三弄胡床,九层飞观,唤取穿云笛。

凉蟾有意,为人点破空碧。

(0)

忆秦娥

宸京里。玉卮为寿龙颜喜。龙颜喜。

天开盛旦,日膺繁祉。蛮荒凯奏风尘弭。

群臣虎拜同归美。同归美。山呼万岁,太平天子。

(0)

蝶恋花.寿陈北山

月挂新年弓未彀。璧水溶溶,已觉春光透。

国子先生松竹友。一尊请为斯文寿。

况是雪中萱树茂。华萼相辉,天地同长久。

何处东风吹雅奏。孔堂丝竹千花昼。

(0)

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

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冠盖早朝星在树,管弦春宴月当花。

盛时繁丽应如昨,把酒闻莺肯忆家。

(0)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

洞庭秋气满龙堆,为客偏惊节序催。

铁笛乍闻云外过,琼楼应傍月中开。

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八月来。

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