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磨锻磨,麦熟农夫饿。
家家无麦还租课,年年湿麦五斗租,一石晒乾量不过。
磨子不锻灶不烧,门前谁呼婆饼焦?
锻磨锻磨,麦熟农夫饿。
家家无麦还租课,年年湿麦五斗租,一石晒乾量不过。
磨子不锻灶不烧,门前谁呼婆饼焦?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农民在赋税重压下的悲惨生活。通过“锻磨锻磨,麦熟农夫饿”开篇,直接点出了农民劳作与收获之间的巨大反差,麦子成熟之时,却是农夫饥饿之日。接着,“家家无麦还租课”,揭示了农民不仅要为自己的生计而挣扎,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即使颗粒无收,也必须缴纳租税。诗人进一步指出,每年的租税固定为五斗,无论麦子的产量如何,农民都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一石晒乾量不过”,形象地展现了粮食的稀缺,即便是晒干的麦子,也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最后,“磨子不锻灶不烧,门前谁呼婆饼焦?”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民的劳动成果被大量剥夺,生活困苦不堪。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的悲惨命运,以及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压迫,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抱痾辞承明,买舟溯官闸。
袢襟正无悰,篷底可容纳。
舳舻尾相衔,密次若鳞甲。
忆初离神京,馀暑尚挥箑。
淹留近秋杪,朝爽欲添裌。
纡传进元策,走介奉一札。
使君适分监,赢缩制有法。
得书即欣然,爱我踰素狎。
遣驺护轻舟,快若历三峡。
乡心鹰脱鞲,野性兕出柙。
昔忧阻殽渑,今喜泛苕霅。
黄芦间蒲稗,绿藻唼凫鸭。
舒怀对幽景,寓目成画夹。
公堂为展席,觞客礼意洽。
病予难却酒,亦复饮盈呷。
吁嗟逆旅途,知己元不乏。
相期远大器,留诗当盟歃。
感篆辞则长,欲赋惭韵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