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便觉春无色。花开无奈多攀摘。况是雨风吹。
枝头红更稀。开时人不惜。落去无人拾。
侥倖剩残枝。花开还有时。
无花便觉春无色。花开无奈多攀摘。况是雨风吹。
枝头红更稀。开时人不惜。落去无人拾。
侥倖剩残枝。花开还有时。
这首《菩萨蛮》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仲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首句“无花便觉春无色”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了花朵在春天中的重要性,没有花朵,春天似乎失去了色彩和生机。接着,“花开无奈多攀摘”则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贪婪与破坏,花朵的盛开虽美,却难以避免被采摘的命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况是雨风吹。枝头红更稀。”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对花朵的影响,风雨交加使得花朵更加稀少,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接下来的“开时人不惜。落去无人拾”,将视角转向人类的态度,对比花开时的视而不见与花落后的无人问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与冷漠。
最后,“侥倖剩残枝。花开还有时。”以乐观的态度收尾,虽然当前的花朵已凋零,但春天总会再来,生命之树总有重生之时,表达了对希望与循环的信念。整首词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