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初满妙高台,江上潮头夜半来。
恨不海门三日住,北风吹雨看崔嵬。
月明初满妙高台,江上潮头夜半来。
恨不海门三日住,北风吹雨看崔嵬。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海潮涌动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首句“月明初满妙高台”以月光洒满高台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妙字不仅点出了台之雅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次句“江上潮头夜半来”,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江面,夜半时分,潮水汹涌而来,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恨不海门三日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他遗憾不能在此停留三日,细细品味这海潮带来的震撼与美丽。最后一句“北风吹雨看崔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北风带来细雨,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天气中,继续欣赏海潮的壮观,甚至将海潮比作崔嵬(山峰),强调其高大与不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敬畏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群中放步行。
自是渠侬无影迹,从教天下竞头争。
常在动用中,动用收不得。
常在万象中,出万象一头。
你若簸土扬尘,我则空澄海湛。
你若单提独弄,我则竖四横三。
不是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
旧居千万岑,归去独携琴。
物外情难遏,云中路再寻。
花繁溪圃合,柳暗野桥深。
想到垂纶处,和苔扫竹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