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
星龠亟回变,气化坐盈侵。
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
高窗仄馀火,倾河驾腾参。
飙风折暮草,惊箨霣层林。
时云霭空远,渊水结清深。
奔枢岂易纽,珠庭不可临。
怀仁每多意,履顺孰能禁。
露清一唯促,缓志且移心。
哀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
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
星龠亟回变,气化坐盈侵。
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
高窗仄馀火,倾河驾腾参。
飙风折暮草,惊箨霣层林。
时云霭空远,渊水结清深。
奔枢岂易纽,珠庭不可临。
怀仁每多意,履顺孰能禁。
露清一唯促,缓志且移心。
哀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
这首诗是《梁甫吟》,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沈约所作。沈约以其对古典文学形式的精通和创新而著称,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他在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象方面的才华。
从第一句“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开始,诗人便设定了一种急遽、变幻的氛围。这里的“龙驾”指的是天上的云气,“驰策”则形容云彩飞动迅速,而“日御不停阴”则表达了太阳被不断变化的云层所遮挡,光线时明时暗。
接下来的几句:“星龠亟回变,气化坐盈侵。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描绘了一幅夜晚星空与秋意渲染的画面。“星龠”指的是星辰隐现不定,“亟回变”则形容天象变化无常;“气化坐盈侵”表达了自然界中生长与消亡交织的过程;而“寒光稍眇眇,秋塞日沉沉”则描绘出秋夜的宁静和深邃。
诗人的情感在后续几句逐渐展开:“高窗仄馀火,倾河驾腾参。飙风折暮草,惊箨霣层林。”这里,“高窗仄馀火”可能象征着诗人独处的寂寞之情,而“倾河驾腾参”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表达;“飙风折暮草,惊箨霣层林”则是对自然界中秋风扫落之景象的描写。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时云霭空远,渊水结清深。奔枢岂易纽,珠庭不可临。”诗人通过对云与水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难以企及之境界的向往和赞美。
最后几句:“怀仁每多意,履顺孰能禁。露清一唯促,缓志且移心。哀歌步梁甫,叹绝有遗音。”诗人表达了对“仁”的追求与内心的自我安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精神境界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情操的诗人内心世界。
昼日追凉到冷泉,晚风呼酒醉湖边。
醉中兴懒休归去,试叩丹房借榻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