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
《红梅》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生当屋角恨多阴,几朵微红半吐心。

暖处易香嫌日薄,寒时难落怕风深。

休教摘去围云髻,且使移来傍玉琴。

小小相思怜不啄,枝间久立忽穿林。

(0)
鉴赏

这首《红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梅的独特魅力与性格。诗人通过“生当屋角恨多阴”开篇,巧妙地将红梅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中,暗示其生长环境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了伏笔。

“几朵微红半吐心”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红梅初绽时的娇羞与美丽,仿佛是少女含苞待放的心事,既表达了红梅的娇嫩与脆弱,也透露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

“暖处易香嫌日薄,寒时难落怕风深”则进一步揭示了红梅对环境的敏感与适应能力。在温暖的环境中,红梅散发出香气,却嫌阳光过于强烈;在寒冷的季节里,它难以凋零,却又害怕风的侵袭。这种对环境的微妙感知,不仅展现了红梅的个性,也寓意着人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体验和生存智慧。

“休教摘去围云髻,且使移来傍玉琴”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梅以人的动作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珍爱与欣赏。红梅被比作女子的云髻,既赞美了其形态之美,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同时,将红梅移至玉琴旁,既体现了红梅与音乐艺术的和谐共生,也象征着高洁与雅致。

“小小相思怜不啄,枝间久立忽穿林”最后两句,通过红梅对小鸟的怜悯与等待,展现了其温柔与慈悲的一面。红梅在枝头久久站立,直到小鸟前来啄食,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深化了主题,传递出一种超越个体的关怀与和谐共存的理念。

整体而言,《红梅》一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寓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木渎八景·其二澄湖秋月

澄湖浸月水天同,万顷金波五夜风。

丹桂白莲秋最好,水晶宫似广寒宫。

(0)

水仙怪石

东溪先生美耒度,胸次宽宏才学富。

平生能画又能诗,写向人间誇独步。

金壶墨汁倒水麝,旋出溪藤胜缣素。

太湖丈夫偶独立,洛浦灵妃又相顾。

五铢衣薄莹如水,一点纤尘谢沾污。

梅兄矾弟别来久,脉脉心情向谁诉。

当时只许陈王见,流雪回风在词赋。

渚宫深处月明多,环佩归来不迷误。

(0)

女仙图庆韩伯尚母安人寿

瑶池阿母神仙媪,道气自然不知老。

蝉鬓轻非翠钿饰,蛾眉淡谢青螺扫。

西方莅位名独尊,岂若十洲与三岛。

青烟茫茫九州路,下望人间玉山小。

缤纷绛节来万从,摇曳金辗彩云绕。

嫩寒不到六铢衣,乾坤几度扶桑晓。

韩母安人禀仙骨,玉洁冰清世之宝。

兹逢良月初度辰,庆寿重来先青鸟。

堂前无树并芝兰,海上珊瑚间瑶草。

千龄不独献蟠桃,金盘更有如□□。

(0)

杨湖草堂为王彦赐题

杨湖湖上数椽屋,不日经营劳卜筑。

牵以薜萝覆以茅,只此藏脩心已足。

堂中所畜书与琴,签垂白玉徽黄金。

闲时读诵更弹琴,今时传出当时音。

湖波微茫景奇绝,渚鸥□鹭盟初结。

疏帘织就纬萧机,香冷芦花半林月。

耕夫钓叟时相过,尘事竟少乐事多。

壶觞醉后忘尔我,院花物色应如何。

慱山香袅烟霏动,怅亸梨云楮衾重。

清风一枕黑甜馀,舻声不惊游仙梦。

(0)

襄阳曲·其二

岘首秋云白,襄阳夕照红。

看碑人堕没,千载重羊公。

(0)

梅山茶

一枝娇艳雪中开,醉怯寒风傍腊梅。

野鸟似怜春色好,繁华深处故飞来。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