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倚仍吾土,筵开傍帝宫。
莺花二月半,虾菜一尊同。
获侍关西震,叨为吴下蒙。
吾家阿咸辈,大有竹林风。
楼倚仍吾土,筵开傍帝宫。
莺花二月半,虾菜一尊同。
获侍关西震,叨为吴下蒙。
吾家阿咸辈,大有竹林风。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赵中贵的园林中的聚会,诗人王世贞与同乡好友们一同欢饮畅谈,场景温馨而充满文人雅趣。首句“楼倚仍吾土”,点明聚会地点位于熟悉的故土之上,楼阁高耸,营造出一种归乡的亲切感。接着“筵开傍帝宫”,暗示宴会的豪华与庄重,同时又与皇家相联系,增添了几分尊贵之气。
“莺花二月半,虾菜一尊同”两句,以自然界的春景和宴席上的美食,生动地展现了聚会的时节与氛围。莺歌燕舞,百花盛开,是春天的象征;而虾菜作为佳肴,更增添了宴会的美味与享受。这两句通过对比,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宴饮之乐。
“获侍关西震,叨为吴下蒙”表达了诗人对能与这些杰出人物共聚一堂的荣幸之情。“关西震”可能是指关西地区的某位名士,“吴下蒙”则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在这些名士面前的微不足道。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对友谊的珍视。
“吾家阿咸辈,大有竹林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聚会中所体现的文人风骨。竹林七贤的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为人知,他们以竹林为聚会之所,饮酒赋诗,追求自由与高洁。这里将聚会比作竹林盛会,不仅赞美了与会者的才华与品格,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聚会的欢乐与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