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映家家柳,泾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桥映家家柳,泾通处处莲。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
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深切怀念。
首句“桥映家家柳”,柳树在桥边倒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景致的平和宁静,也暗示了人间的温馨与安逸。紧接着,“泾通处处莲”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田园诗意,莲花遍布,水路相连,营造出一个丰饶而又清新的世界。
“海山微出地,湖水远同天”中,海山与大地相接,湖水与遥远的天空相融,这种宏大的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更有超凡脱俗之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向往。
“草没潮泥上,沙明蟹火然”则转入细腻之境,潮水浸过草地,沙滩在阳光下呈现出火热的色彩,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应随白太守,十只洞庭船”中,诗人表达了愿意跟随白公(可能是时代中的某位官员或知己)乘坐洞庭湖上的船只,这里的“十只”可能指的是船的大小或者数量,也许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用以强调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旅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