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嵯峨录士京,雕墙文画尚纵横。
旧迹多传蓝射士,六千年物最文明。
华表棱棱石刻精,巴黎纽约睹文明。
来此摩挲重回首,阙前星士百馀横。
古陵十八日搜辟,隧道庄严寝殿云。
奇绝丹黄图画色,六千年物拭如新。
看山归马踏沙滩,落日云低水不澜。
晚渡尼罗浴江水,隔江灯火照清寒。
袅便幕处犹游牧,男能舞剑女而歌。
寥廖埃及古遗种,面貌犹如古像和。
宫阙嵯峨录士京,雕墙文画尚纵横。
旧迹多传蓝射士,六千年物最文明。
华表棱棱石刻精,巴黎纽约睹文明。
来此摩挲重回首,阙前星士百馀横。
古陵十八日搜辟,隧道庄严寝殿云。
奇绝丹黄图画色,六千年物拭如新。
看山归马踏沙滩,落日云低水不澜。
晚渡尼罗浴江水,隔江灯火照清寒。
袅便幕处犹游牧,男能舞剑女而歌。
寥廖埃及古遗种,面貌犹如古像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康有为游历埃及时对古都录士京(可能指开罗或古代埃及其他重要城市)的所见所感。首句“宫阙嵯峨录士京,雕墙文画尚纵横”展现了古老建筑的雄伟壮观和壁画的繁复精细。诗人提到“旧迹多传蓝射士,六千年物最文明”,强调了录士京作为七千年前古文明中心的悠久历史和高度文化。
接下来,“华表棱棱石刻精,巴黎纽约睹文明”将埃及的文明与世界其他著名都市相提并论,表达其独特魅力。“来此摩挲重回首,阙前星士百馀横”则写诗人驻足凝视,感叹遗迹众多。诗人游览古陵和寝殿,惊叹于“奇绝丹黄图画色,六千年物拭如新”的景象,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最后一部分,“看山归马踏沙滩,落日云低水不澜”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景色,与尼罗河的平静形成对比。“晚渡尼罗浴江水,隔江灯火照清寒”则展现出夜晚的静谧与灯火阑珊,诗人似乎沉浸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氛围中。
最后两句“袅便幕处犹游牧,男能舞剑女而歌”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虽古老却依然保持着活力。“寥寥埃及古遗种,面貌犹如古像和”则以简洁的语言总结,表达了对埃及古老文化的敬仰和对其民族传统的认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埃及的古迹之美和历史沉淀,以及诗人对古文明的感慨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