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善世·其二》
《送陈善世·其二》全文
宋 / 赵汝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抱琴几宿滞秦溪,多谢常丞寄近诗。

细咀绝无烟火气,其人可与溯濂伊。

(0)
翻译
抱着琴在秦溪停留了多日,非常感谢常丞寄来的近作。
细细品味,这诗完全没有烟火气息,这样的诗人可以追溯到濂溪先生的风范。
注释
抱琴:携带古琴。
滞:停留。
秦溪:地名,可能指秦地的溪流。
多谢:非常感谢。
常丞: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官职为丞。
寄:寄送。
近诗:最近写的诗。
细咀:仔细品味。
绝无烟火气:完全没有世俗的气息。
其人:这个人。
溯:追溯。
濂伊:濂溪先生,指周敦颐,北宋理学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腾所作的《送陈善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陈善世的赞赏和对其诗歌的欣赏。"抱琴几宿滞秦溪"描绘了友人带着琴长时间停留在秦溪的情景,可能暗示着友人的隐逸或淡泊生活。"多谢常丞寄近诗"则表达了诗人对陈善世近期寄来的诗作的感激,认为这些诗作与众不同。

"细咀绝无烟火气"一句,通过"细咀"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深入品味,认为其作品没有世俗的烟火气息,具有高雅的艺术境界。"其人可与溯濂伊"则是对陈善世人格和才情的高度评价,"溯濂伊"暗指其诗才如同古代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一样,清高脱俗,深得儒家之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陈善世的诗才和人品,流露出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赵汝腾

赵汝腾
朝代:宋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猜你喜欢

泉州杂诗六首·其四

助教欧阳子,天南不世才。

家乡三岛近,科第八闽开。

少日读书处,游人访古来。

遗篇那可见,石室满尘埃。

(0)

浣溪沙.诸君赐和再踵前韵

亲擘黄柑荐酒尊,玉梅花下掩重门。

片风丝雨日初昏。

万里看飞孤雁影,一枝横扫旧巢痕。

人生聚散不堪论。

(0)

为云居正长老画小幅山水

记得危岩倚石楼,西湖烟景坐来收。

遥岑寸碧空王殿,断岸飞凫独客舟。

九曲屏山因雨洗,六桥练水带花流。

重游预订春来约,未许青山笑白头。

(0)

与沈东川夜话

卖药到春城,相逢岁又更。

会难疑作梦,痴绝转多情。

把酒为鲸饮,吹箫学凤鸣。

不知江海上,白发为谁生。

(0)

天平寺别山阴秦楷

浙水东西路几重,白头乡曲此相逢。

明朝两地看山梦,月落天平寺里钟。

(0)

八月十有八日石门社饮

老桂吹香花满阑,故人相约把杯看。

潮随月满涛声壮,露应秋高木叶寒。

谁遣岁华遮白发,且凭幽事答清驩。

同游忽念鹓鸿侣,五岭三江各羽翰。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