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
《感兴》全文
宋 / 寇准   形式: 古风

忆昔金门初射策,一日声华喧九陌。

少年得意出风尘,自为青云无所隔。

主上抡才登桂堂,神京进秩奔殊方。

墨绶铜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凉。

有时扼腕生忧端,儒书读尽犹饥寒。

丈夫意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

(0)
注释
金门: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地方。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投射问题以测试应试者的学识。
声华:声誉和才华。
九陌:京城中的大道,代指京城。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抡才:选拔人才。
桂堂:古代宫殿的名称,常用来比喻朝廷或科举考试的场所。
墨绶:古代官员的黑色丝带,象征低级官职。
铜章:古代官员的印信,这里指官职。
巴云瘴雨:形容偏远、恶劣的自然环境,这里指赴任之地。
扼腕:握紧手腕,表示情绪激动或遗憾。
儒书:儒家经典书籍。
行路难:古诗篇名,表达人生艰难困苦之意。
翻译
回忆起当初在金门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一日之间名声就响彻京城的各个街道。
年轻的我春风得意,从平凡中脱颖而出,自认为才华横溢,没有什么能阻挡我飞黄腾达。
皇上选拔人才,我在殿堂上崭露头角,从神都京城出发,奔赴远方任职。
然而,那些墨绶铜章如今又有何用?只留下巴蜀之地的风雨荒凉。
有时我满怀忧虑,尽管饱读诗书却仍身处困境,生活艰辛。
一个大丈夫到了这般境地,只能抓耳挠腮,空唱着《行路难》的悲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感兴》,诗人以回忆起年轻时在金门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的场景开篇,展现了当时的得意与才华横溢。他自认为凭借才情定能平步青云,不受任何阻碍。然而,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诗人后来被派往偏远之地任职,曾经的墨绶铜章显得无足轻重,生活困顿,让他时常感到忧虑和无奈。诗中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读书却仍陷于贫寒的自嘲。最后,诗人以“丈夫意气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难”表达出壮志未酬的苦闷,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行走世间道路艰难的感叹。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寇准的人生际遇和心志。

作者介绍
寇准

寇准
朝代:宋   字:平仲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生辰:961-1023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猜你喜欢

访汝厚善果寺

客居兰若远,为尔特相寻。

宦迹容颜在,离怀鬓发深。

暮生高殿角,春入古槐阴。

更有弥天话,能淹不住心。

(0)

西山道中有感

驱马度潺湲,声从乱叶间。

高秋出远戍,落日满诸山。

寝殿金为室,长城玉作关。

垂衣先帝业,回首愧朝班。

(0)

闻京师诏下志喜·其三

将相须才致,时来亦偶然。

国威推毂重,君宠解衣偏。

白刃宁求敌,黄金自有权。

汝曹判一死,天地正风烟。

(0)

病承公实诗问率尔有酬

相逢尽年少,那可问投閒。

偶尔弹流水,知君念故山。

青云谢腾踔,明月写潺湲。

昨夜罗浮色,宛然眉宇间。

(0)

吴人杜惠由小侯弃官归卧好谈玄理余时避地过从甚得赋此赠之·其二

岂谓窜身地,过从意不孤。

以君初厌武,要我亦逃儒。

细雨蒲团坐,荒畦竹杖扶。

自言唯一事,频累酒家胡。

(0)

淮北吟

二月忽破三月来,淮南尚可淮北去。

欲借春光寄胆瓶,着花不见沙边树。

酒杯即防儿辈狎,物色难遣吾诗遇。

似应官职解相趁,其柰年光留不住。

婆娑老态时一生,蓄育閒愁日千绪。

江左莺花了何限,大抵英雄回首处。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