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山居图景。开头“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表达了诗人在暮春时节重返旧日之地,凭栏而坐,感慨光阴似箭,岁月匆匆。接下来的“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则透露出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孤寂,只有鲜花随风飘落,没有人迹。
诗中“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生动地展现了藤蔓攀爬于古老岩石,而卧在岸边的柳树则阻挡着水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柔美的氛围。随后的“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进一步描绘了这一片刻的宁静与和谐,鸟儿在茅草丛中自由飞翔,而云朵则轻盈地飘浮于山谷之上。
最后,“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条通往山中的小径的熟悉和依恋,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隐逸情怀。
学道證声闻,习气犹未断。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快演涅槃门,反复徵所见。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其馀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