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松风万壑雷,披衣携杖步崔嵬。
地中红日深更见,天外仙霞横海来。
绝顶高寒历冰雪,前朝封禅认莓苔。
磨崖细读开元字,却笑秦皇空霸才。
卧听松风万壑雷,披衣携杖步崔嵬。
地中红日深更见,天外仙霞横海来。
绝顶高寒历冰雪,前朝封禅认莓苔。
磨崖细读开元字,却笑秦皇空霸才。
这首清代诗人王东槐的《岱顶观日出》描绘了登山者在泰山之巅观看日出的壮观景象。首句“卧听松风万壑雷”以动衬静,写出山中清晨的宁静与松涛声的宏大,如同雷鸣,展现出泰山的雄浑气势。接着,“披衣携杖步崔嵬”描绘了诗人早起登高,衣衫轻披,手杖相随,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地中红日深更见”描绘了日出时分,红日初升,光芒穿透云层,显得格外明亮,仿佛经过大地的沉淀,更加深沉而动人。下一句“天外仙霞横海来”则以瑰丽的想象,将天边的朝霞比作海上的仙人乘云而来,增添了神秘和浪漫色彩。
“绝顶高寒历冰雪”写出了登顶后的寒冷与艰辛,但诗人并未畏惧,反而欣赏着冰雪覆盖的美景。接下来,“前朝封禅认莓苔”提及历史典故,暗示了泰山作为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诗人在此寻找历史的痕迹,感受岁月的沧桑。
最后,“磨崖细读开元字,却笑秦皇空霸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他在磨崖上发现刻有开元时期的文字,暗讽秦始皇的功业虽显赫,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霸业终将被时间磨灭,唯有文化与历史才能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感慨。
信步寻春不知远,小径委蛇绕平巘。
雨馀翠滑石磴危,青梅如豆低垂枝。
屋上青山压檐重,风衷幽禽时一弄。
主人不归柴门关,山犬认人自迎送。
花落鸟啼白日閒,依微机杼鸣林间。
徘徊不觉归来晚,淡黄落日衔空山。
维南有祥凤,文采华羽翰。
好音鸣朝阳,来集紫阳泮。
方当瑞盛时,一往不复返。
空有五色雏,群从已星散。
世路多险艰,劳生足奔窜。
盖棺事即终,何用计修短。
元方哀独深,泪向诗篇满。
泪枯眼亦枯,当以情自浣。
青山兮白云,怅予望兮远人。
望远人兮不可见,目渺渺兮海垠。
鄱之山兮泉之水,云孤飞兮心千里。
临华亭兮奈何,望有极兮思无已。
云之归兮芒砀,蹇游子兮悲故乡。
云之出兮太行,渺亲舍兮天一方。
松楸摵兮霜露下,宛在目兮愁予。
云兮云兮其作霖雨,望复望兮毋使我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