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华阴王山史·其二》
《寄华阴王山史·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独鹤亭西下榻时,风流儒雅互相师。

王家墨妙仙灵授,刘氏文心父子知。

螺老不曾珠子少,竹枯未见箨龙迟。

频同玉女持浆去,南至罗浮讵有期。

(0)
鉴赏

此诗《寄华阴王山史(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与友人王山史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儒雅风流、墨妙文心的交游之乐。

首联“独鹤亭西下榻时,风流儒雅互相师”,以“独鹤”象征高洁之士,独鹤在亭西安歇,喻指诗人与友人在宁静之地相会,彼此以风流儒雅相师,展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契合与相互学习的情景。

颔联“王家墨妙仙灵授,刘氏文心父子知”,赞扬了王山史的书法艺术如同仙灵传授般高妙,而刘氏父子则对他的文学才华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欣赏,体现了对友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和情感上的共鸣。

颈联“螺老不曾珠子少,竹枯未见箨龙迟”,运用自然界的物象来比喻友情的深厚与持久。螺壳即使年老也不见珍珠减少,竹子即便枯萎也未曾见到笋芽生长的延迟,以此形象地表达了友谊不受时间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始终如一的美好寓意。

尾联“频同玉女持浆去,南至罗浮讵有期”,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多次一同前往罗浮山,手持甘露,享受着自然与友情带来的愉悦。然而,对于何时能再次相聚,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精神上的相互启发,以及对美好自然与友情的向往与珍视,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之间独特的文化氛围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恭谢庆成诗十阕·其二

麝蜡笼纱粲玉阶,珠栊齐撤九门开。

一天星斗明如月,法驾徐擎出殿来。

(0)

答田端彦

莫嗟骐骥老,不识云台仗。

此骥天所月,未易论得丧。

(0)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其四上方阁

闻钟渡寒水,共步寻云嶂。

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上。

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0)

谢公挽词三首·其一

始见行春旆,俄闻引葬箫。

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

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

朔风吹霰雪,铭旐共飘飘。

(0)

答和王宣徽

相逢莫怪我皤然,出处参差四纪间。

有道方令万物遂,无能拟乞一身闲。

花前独酌樽前月,淮上扁舟枕上山。

此乐想公应未暇,且持金盏醉红颜。

(0)

端午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一

画扇催迎暑,灵符喜辟邪。

风光丽宫禁,时节重仙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