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水寻源更在山,洞中疑有月光閒。
山僧不管多情事,懒觅啼猿看玉环。
问水寻源更在山,洞中疑有月光閒。
山僧不管多情事,懒觅啼猿看玉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首句“问水寻源更在山”,以问水开篇,引出探寻源头的行动,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渴望。接着,“洞中疑有月光闲”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洞穴之中,月光似乎在这里悠闲自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山僧不管多情事,懒觅啼猿看玉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山中的僧人似乎对世间的情感之事毫不在意,他们或许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为外界所扰。啼猿和玉环在这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啼猿可能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玉环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或美好的事物,但山僧却对此无动于衷,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胜景天壤间,造物不能秘。
堂堂亘古今,取舍愈无匮。
江山本自如,优劣随人意。
城东古招提,轩宇旧凿翠。
老僧不解事,养竹日蒙蔽。
高人偶来游,踌躇重增喟。
呼童纵斧斤,似割眼中翳。
平原露寒芜,远树浮翠气。
天阔飞鸟没,云烟荡无际。
快哉指顾间,千里归睥睨。
我闻亟走观,宛非前日地。
风光捆载归,彷佛挑吟思。
珠玑忽飞来,怳与吾心契。
更欲纪其由,多辞亦云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