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咏考槃,洒落正休官。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
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长歌咏考槃,洒落正休官。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
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
这首诗《偶成》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冯山以“长歌咏考槃”开篇,借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典故“考槃在涧”,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生活场景。接着,“洒落正休官”一句,点明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定,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解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爱竹临溪倚,携书坐石看”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倚靠在竹林旁,面对溪流,手携书籍,静坐于岩石之上阅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既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风度,也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足烦犹解屦,发秃自忘冠”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即使身体感到疲惫,也不忘脱去鞋子,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即便头发稀疏,也忘记了戴帽子,更显其对物质的淡漠。这种对个人形象的不在乎,恰恰映射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关注和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最后,“愿为无多欲,持身到处安”表达了诗人希望过着简单、无欲的生活,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总结,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冯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深邃的探索和追求,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灵樨香暗展。渐盈盈澄晖,未来先盼。
细数佳期,倩笋纤私掐,玉笙犹汗。
试舞仙霓,似渐觉人间窥见。
问讯天边,柯斧初忙,杵霜应倦。时来商隐谁按。
正玉宇知寒,冷风偷换。
禁果宫柈,尽殢人前梦,海云遮断。
对影山河,歌旧阕金瓯翻怨。
病损危阑,待倚孤筇恨短。
才华天与,国色凭人道。心苦撩愁忍微笑。
自花边著意,画里萦怀,总无奈、惆怅离多会少。
清吟知几许,别样温存,千种柔情性尤好。
爱彼此暗凝魂,小印传笺,留一字、佳名香草。
问细镂、双心几时逢,向月下吹笙,瑶台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