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笑黄江夏,徒成鼓吏名。
菰芦中俊物,天地一苍生。
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
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
忽笑黄江夏,徒成鼓吏名。
菰芦中俊物,天地一苍生。
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
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黄江夏的感慨,以“忽笑”开篇,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着,诗人将黄江夏比喻为“鼓吏”,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不凡的意义,如同“天地一苍生”,强调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独特价值。
“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青猿的哀鸣与紫凤的欢歌,象征着人生境遇的复杂多变,既有痛苦的时刻,也有欢乐的瞬间。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最后,“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遐想和期待。在这里,“虎仆”与“龙耕”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力量与野性,后者则象征智慧与文明。这种转变或许预示着社会变迁,或是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虹梁香雾里。爱绿净停桡,娟花初蕊。
花底依依,看煞飘风香袂。底似文禽倚昵。
明媚影缀脂成对。摇镜水。碧云罨画,溅珠圆起。
今岁百二韶光,恰宫数春多,湖怜天丽。
和鸣戢翼,占取莺期燕会。
好割晴漪半亩,放画舫、烟波消醉。明月底。
梦也稳饶情思。